外遷方向和時間表尚未確定
孫碩表示,“動批”外遷目前還處于市場調研、專家論證、協調準備、政策研究階段,很多工作剛剛起步,目前不設具體時間表。“這項工作牽涉的產權方非常多,牽涉的人數巨大,情況很復雜,確定時間表難度很大。現在只是啟動對業態調整的市場調研。”
對于“動批”的批發業態今后將遷往哪里,孫碩同樣表示尚未確定,“未來這個地方要做什么?我們會逐步采取升級、調整轉移的方式。但有一個態度是很明確的,我們會逐步穩固把批發業態從中心城區遷徙出,但剩下的不是所有的服裝都是一刀切。”
馬連道地區同樣將升級改造
西城區區長王少峰昨天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今年將抓緊編制馬連道和北展地區發展規劃,探索中心城區業態調整升級的有效模式。據介紹,同樣進行升級改造的是馬連道地區,該地區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引進產業項目、加強環境整治,統籌推進業態升級,逐步改善地區發展環境。按照引進增量、帶動存量、完善補充、調整升級的思路,做好“商道”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商業實現新的發展。打造老字號集聚區,鼓勵老字號企業通過資本運作和產業創新提高競爭能力。編制生活性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做好社區生活性服務業試點工作。
■探訪
商戶擔心人氣流失
對于“動批”的外遷,聚龍服裝商場的商戶都已知曉,大多數人持觀望態度,更多擔憂的是外遷和撤并后,將使他們長久經營起來的“人氣”面臨重新洗牌。
來自安徽的周先生,做服裝生意已有22年,得知所在商場可能面臨外遷和撤并的消息后,他更傾向自己所經營的商場能繼續留在“動批”基地,和其他商場合并,如果這樣,至少顧客群體還在。但他擔心商場升級改造后,經營成本會有所提高,租金也會增加,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能不能轉型成功還不好說。”
周先生稱,不管外遷到哪里,都沒有辦法短時間形成“人氣”,現在好多外地人都是知道“動批”的名氣后遠道而來。搬遷政策一旦落實,顧客群體將有所下降,有實力的商戶自身可能會進行升級改革,小商戶只能回家或轉行。“大家來這兒圖的就是便宜,升級后價格應該會有所上漲。”
“外遷后,購買力肯定不如這里,零售客戶都不愿去拿貨,一切得從頭開始。”商戶段女士說,商場環境一直以來都在改善,消防設施也比較完善,商場時常有保安巡邏,交通環境差主要是各種黑車、私家車和小貨車亂停引起的,相關部門應集中管理車輛秩序,“一味地控制人流,只是治標不治本。”
段女士稱,她和商場管理方簽訂了10年的產權合同,同時,每年還得按面積付給商場數萬不等的租金,如今還有4年到期,“不知政府對于這塊是否會給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