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空”壟斷地位很難撼動?
但是,對于從北京出發的普通乘客而言,北京和吉隆坡之間的往返航班雖然很多,但直飛航班的航空公司選擇卻只有兩個:一個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航班,失聯的這班即是其一;一個是亞洲航空公司的航班。馬航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降,亞航則在廉價航空機場起降。
安檢方面,在廉價航空機場乘坐亞航,只需要經過一次安檢;而在吉隆坡國際機場乘坐馬航,則要經過兩次:辦理登機牌,過海關附近有一次安檢;進入候機室,在登機口,又有一次。
“此次失聯事件后,去吉隆坡還有其他選擇么?”這是很多乘客擔憂后的新疑問。
“馬航在馬來西亞,就像中國的‘國航’,是有政府背景的官方航空公司,在市場中具備獨特的壟斷資源。”民航專家、廣州民航學院講師綦琦如此評價馬航。“所以,乘客乘坐哪個航班去馬來西亞,有時不是選擇哪個的問題,而是不得不選擇的問題。”
馬航的官方壟斷地位,甚至引起過主要競爭對手——亞洲航空的抱怨。亞航總裁東尼·費南德斯曾公開表示,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連年虧損,但仍獲政府撥款資助,以維持市場占有率,這對其他航空公司不公平。
“失聯”事件若處理不當有破產隱患
一位資深旅游界人士陳女士告訴記者,馬來西亞航空并非一家長期采取低票價策略的航空公司,它和大多數航空公司一樣,只有在航空淡季等時刻推出優惠票價,并不是像低成本航空公司那樣,長期以推便宜機票的姿態參與客源競爭。
“由于亞航主要做低成本航空,而馬航主要做高端艙位,品質服務更高,所以在中高端客群上,亞航很難對其形成沖擊。”綦琦分析,除非此次失聯事件最后被查出是機務或飛機維修等問題,那可能會對馬航造成較大影響,否則的話,未來的馬來西亞航線上,馬航仍將是唯一的壟斷方,乘客們還是會選擇搭乘馬航的航班。“畢竟,隨著時間推移,此次失聯事件的影響也將淡化。而且,很多時候是旅行社和航空公司直接對接。”
“當然,因為一次空難毀掉一個航空公司的例子,此前也不是沒有。”記者了解到,當年世界領先的泛美航空,正是因為1988年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發生的恐怖主義分子安放炸彈發生爆炸事件,而于三年后破產(該空難造成270人遇難)。但綦琦還向記者提供了另一個可能性,“如果這次失聯事件處理不得當,影響了民眾對于馬航的整體信任度和美譽度,大膽猜測的話,也不排除馬來西亞官方另外創造一個國有航空公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