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入獄后懺悔,稱最對不起像父母一樣的老人們
家住巴南區某鎮的劉波(化名)本該有一個光明的前程,卻在畢業后誤入歧途,一步步把自己送進了監獄———2006年到2012年間,他以各種手段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3.10億元,被判有期徒刑7年。
3月19日,永川監獄會見大廳里,望著老母親,他不禁淚流滿面:“媽,我錯了,兒對不起您!”
苦寒成長
在姐夫資助下才繼續讀書
32歲的服刑人員劉波從小家境貧寒:“我父母都是農民,我成績優秀,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排在年級前十,由于貧困,我在初中還是輟學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他當過泥水工、廚師,僅僅希望能學個手藝養家糊口。這樣的日子直到一年半后姐夫的出現,方才發生改變。
“姐夫經營著一家小店,生活還算小康。了解到我家里情況后,他就主動提出資助我讀書。”在姐夫資助下,劉波來到巴南一職業中學學習計算機應用,經過刻苦學習,2年后他如愿考進重慶一高校的計算機應用專業。
劉波在大學里省吃儉用:“那時,為了節省生活費,我很少出校門。雖然巴南很近,但我都是每學期放假才回去。”不管生活再苦,他從沒有把學業落下,3年的時間里,劉波共獲得5個特等獎學金和一個二等獎學金。
“快畢業時,系主任找到我,想讓我繼續讀研,然后留校任教。”劉波嘆了口氣說,“我家里窮,不能一直靠姐夫資助,我只想早點工作,早點找錢,早點自食其力。”
于是,他婉拒了系主任的好意,決定從事自己認為來錢最快的職業———銷售。
病態找錢
專門吸收老人的大量存款
2004年初,經歷幾次失敗應聘后,劉波找到了自認為滿意的工作,在某保健品公司做后勤,主要負責會務。
“這家公司主要銷售手段是會銷,而我則負責會場、音控等。”劉波說,公司業務員一般會從各個小區游說來一些50歲以上的大爺、大媽,然后集中在一塊以會議、知識講座、豎使用典型等形式對產品進行銷售。
“當時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業績高的業務員,每月收入幾萬元,而我當時每月只有700多。”2006年初,在朋友引薦下,他進入了綠色世紀保健品重慶分公司,以公司開加盟店為由,讓客戶投資吸納存款,言稱賺錢后返現給客戶。
2008年,該公司被工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公司員工和業務轉入重慶邦家公司。不知悔改的他們繼續針對中老年人打“保健牌”,然后將他們引入投資軌道。
不久后,劉波被任命為邦家南坪公司總監。幾年時間里,劉波和同事在未經過相關金融監管部門批準情況下,通過開會宣講、組織免費活動、免費旅游、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向市民(主要是中老年人)進行宣傳,承諾還本付息(年息24%-36%不等),向社會吸收大量資金。
這時的劉波儼然成了一位成功人士,在主城區黃金地段買了套大房子,開了輛20余萬元的越野車。
幡然懺悔
對不起像父母一樣的人
然而,正當劉波準備享受成功的喜悅的時候,一副冰冷的手銬戴在了他的雙手上。
2012年5月,邦家公司資金鏈出現了斷裂,廣東邦家租賃倒閉,遍及全國的“多米諾骨牌”開始倒塌。同年5月15日,重慶警方查封了重慶邦家公司并逮捕了相關人員,劉波及同事被捕。
他所在的邦家南坪公司總共非法吸納公眾存款5.02億,尚未返還投資人本金達1.73億元。2013年底,劉波因非法吸收存款3.1億、個人提成210余萬元被法院以非法吸收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
鋃鐺入獄、失去自由、財產被查封、妻子杳無音訊、母親悲痛欲絕,入獄后的劉波開始了懺悔:“我對不起那些像我父母一樣的老人們,為了一己私利,我或許已經讓他們很多人連‘棺材本’都賠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