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日,上海市第八中學男生班開班儀式上,學生在表演武術。CFP供圖
攥著電視遙控器,上海男孩李忠陽在不知不覺間迎來了人生的一大轉折。
電視的畫面是一群衣冠鮮亮的成功人士在爭論“男孩危機:如何打造男子漢”的話題。吸引了李忠陽目光的嘉賓,是上海市第八中學的校長盧起升。
這個小眼睛中年人把手指聚成一撮,一邊擺動,一邊談著自己的構想:他計劃在市八中招收兩個男生實驗班,“在尊重男生之思維發展的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把他們培養成“浩然正氣、樂學善思”的男生。
他在節目中顯得有些孤立。其他嘉賓有的并不認同“男生危機”的提法,更多人則壓根兒不認為“男子中學”能夠解決問題。只有來自臺灣的心理學博士張怡筠微笑著說:“現況是,所有人都是男女混班,為什么不在這樣的氛圍當中,給一個男子獨班的實驗氛圍試試看?”
兩年后的現在,雖然“男生班”還沒經歷過高考的檢驗,但校長盧起升已隱約見到了最終那份實驗報告可能有的模樣。
“我們習慣的這種課堂形式更加適合女生;而對男生固有的一些特質,它是沒有辦法去發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