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柳斌杰做客新華網
省部長訪談錄
大改革,大發展,大變化,大跨越
專訪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
歲初年末,寒風料峭,在位于北京宣武門外大街的新聞出版總署辦公樓里,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這五年,我國新聞出版領域可以說是發生了大改革、大發展、實現了大變化、大跨越。”柳斌杰說。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柳斌杰娓娓道來,讓人不僅看到了我國新聞出版產業在過去五年中取得的斐然成績,更看到了新聞出版領域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
問:五年間,我國新聞出版業發生了怎樣的變革?
答:五年來,新聞出版業始終走在文化體制改革前列,為我國事業單位改革提供了思路和經驗。
具體來說,一是完成了新華書店轉制,全國3000多家國有新華書店全部轉制變成企業,走上了市場競爭之路。二是完成了出版社轉企改制,包括地方出版社、高校出版社、中央各單位各部門出版社在內的經營性出版社基本轉制成企業。三是產業結構調整初現成效,組建了一批地方出版集團,其中有4家出版集團資產超百億元,改變了市場主體缺位的狀況。在重點打造的三大國家級出版集團中,中國出版集團已經在幾年前組建,中國教育出版集團前不久剛剛掛牌,中國科技出版集團現正加緊籌備,預計將在2011年上半年成立。中國出版業“航空母艦”已初具規模。四是報刊改革繼續深化,按時政類和非時政類進行分類改革。目前,已經組建49家報業集團,非時政類的報刊已有1200多家完成轉制,下一步還要繼續推進。
五年里,改革激發了活力,推動了新聞出版事業和產業的大發展。僅2009年,我國生產圖書30萬種、70億冊,出版發行報紙439億份,出版期刊31億冊,電子書76萬本,網絡游戲、文學出版物700多萬種,一批精品力作面世。據初步統計,今年報紙發行量將突破500億份,穩居世界首位。世界報業協會公布的世界日報百強中,中國占了25席。
不僅如此,2009年,我國圖書出版品種與總量居世界第一,電子出版總量居世界第二,印刷復制業居世界第三,網絡學術出版居世界第二,新聞出版業的總產出已突破1萬億元大關,新聞出版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出版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