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改革是發展的強勁動力,改革給新聞出版業帶來了哪些具體變化?
答:最大變化還是思想觀念的變化。新聞出版業在過去五年里擺脫了一些不合時宜甚至是障礙性的思想觀念,走出了僵硬教條思維,擺脫了落后陳舊模式。以新聞報道為例,我們從“三貼近”入手,解決了新聞報道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脫離群眾的問題,對于突發事件的報道更加準確、及時、公開、透明。現在,只要不違法國家法律,不同的學術爭鳴、不同的思想觀點,都可以在報刊和出版物上反映出來,這反映了國家的文明進步。
二是體制機制發生了變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經營性文化產品生產同市場、資本、消費者接軌,這是很了不起的。新聞出版業現有4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了5700億元。要是沒有市場機制,誰來給你投資?
三是發展格局發生了變化。不斷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非公有資本和外資已經全面進入印刷和發行領域。真正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以民族文化為主導、吸收外來有益文化共同繁榮的開放格局。
四是新聞出版業的傳播能力發生了顯著變化。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借助現代科技升級改造傳播手段,借助新的傳播渠道,各種傳播載體共同發展,構建了一個節點多、覆蓋面廣的大平臺,我國媒體傳播能力在時效性、傳播質量和影響力等方面都有了巨大提升。
五是我們的國際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幾年我們的新聞信息的傳播,在國際上占了相當的比重,比過去大大增強。記者遍布全球各地,圖書期刊進入了193個國家的公共圖書館,報紙發行到八九十個國家,每年的發行量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