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化體育支出1542.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占全國財政支出的1.7%,主要用于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改善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件;擴大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范圍,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繼續加強大遺址、重點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強化新聞媒體傳播能力建設,支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七)交通運輸支出5488.47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占全國財政支出的6.1%,主要用于支持國省干線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農村公路;對城市公交等部分公益性行業給予油價補貼;發放用于支持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的補貼;推進水路運輸、鐵路運輸、民用航空運輸以及郵政等項目建設,改善城鄉交通運輸條件。
(八)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987.38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占全國財政支出的6.7%,主要用于加強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建設、維護與管理(包括城鄉社區道路、橋涵、燃氣、供暖、公共交通、道路照明)、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包括城鄉社區道路清掃、垃圾清運與處理、園林綠化)等,支持改善市場環境,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
(九)公共安全支出55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占全國財政支出的6.1%,主要用于公檢法司等政法機關人員經費、日常運行公用經費、辦案(業務)經費、業務裝備經費和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推進政法經費保障體制改革,不斷提高保障水平;用于武警部隊支出;加強防災減災和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
(十)科學技術支出3250.18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占全國財政支出的3.6%,主要用于支付科研單位人員工資、運行經費及設備購置費;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等基礎研究,加強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等應用研究;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促進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推進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
(十一)環境保護支出2441.98億元,比上年增長26.3%,占全國財政支出的2.7%,主要用于推動節能減排,扶持重點節能項目,促進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實施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重大減排工程,支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推廣高效節能空調、高效照明等節能產品,擴大公共領域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范圍,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實施金太陽工程,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國內規模化應用;鞏固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和草原生態保護。
(十二)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337.16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占全國財政支出的10.4%,主要用于保障機關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支持各機關單位履行職能,保障各機關部門的項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實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退役金等。同時,壓縮一般性支出,對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支出原則上實行零增長,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十三)國防支出5333.37億元,比上年增長7.7%,占全國財政支出的5.9%,主要用于支持改善軍隊官兵生活待遇,加強信息化建設,適當增加裝備及配套設施,提高軍隊搶險救災應急能力。
(十四)外交支出269.22億元,比上年增長7.3%,占全國財政支出的0.3%,主要用于支持各項外交事務、對外援助、對外合作與交流,維護國家利益。
(十五)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3485.03億元,比上年增長21%,占全國財政支出的3.9%,主要用于支持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企業技術改造、中小企業發展,支持安全生產監管、電力監管,支持制造業和建筑業發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