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表:神舟八號發射:火箭起飛 新華社記者 高微 編制
對接過程分為8個步驟:
第一步是“相撞”。在慣性作用下,8噸重的“神舟八號”與8.6噸重的“天宮一號”以每秒0.2米左右的速度進行相撞,當“神舟八號”上的主動對接機構碰撞上“天宮一號”上的被動對接機構,對接過程正式開始。
第二步是“捕獲”。當“神舟八號”主動對接機構上的對接環,接到失衡傳感器發出對接指令信號后,6根滾珠絲桿就會向外推出200多毫米,對接環上安裝的3對捕獲鎖,撞到“天宮一號”被動對接機構相對應的卡板器,就會被牢牢卡住。
第三步是“緩沖”。“神舟八號”對接環受到撞擊后,將會通過一套傳動機構,聯向對接機構上的摩擦自動器和電磁阻尼器,分別吸收縱向和橫向的撞擊能量,進行緩沖。碰撞、捕獲、緩沖三個步驟共需要大約60秒時間。
第四步是“校正”。當“神舟八號”成功捕獲“天宮一號”并實施緩沖后,“神舟八號”對接環的6根滾珠絲桿繼續往外推至300毫米,同時對兩個航天器的姿態、位置和偏差等進行強行校準,校準時間約需80秒。
第五步是“拉近”。校準后,“神舟八號”對接環的6根滾珠絲桿緩緩收縮,將兩個飛行器“拉近”,這一過程約需240秒。
第六步是“拉緊”。“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的對接面上,分別安裝了6組共12把對接鎖,每把對接鎖的拉力達3噸。當兩個飛行器被拉近后,兩個對接面的12把對接鎖一一相扣。
第七步是“密封”。兩個飛行器拉緊后,對接機構上的驅動電機將帶動鋼絲繩系統,將兩個連接器面上的密封圈壓縮,保持密封。
第八步是“剛性連接”。通過對接鎖使兩個連接器貼合,實現“剛性連接”,將兩個航天器組合成一體。拉緊、密封和剛性連接共需220秒。
連接后的“組合航天器”由“天宮一號”控制
據陶建中介紹,“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實現剛性連接后,將通過制動控制系統,接通兩個航天器的電氣液路通道,進行信息和能源并網。連接后的“組合航天器”由天宮一號控制,“神舟八號”處于停靠狀態,但如果出現故障,“神舟八號”則可以立即進行“替補”。
在聯合飛行任務結束后,或在緊急狀態下,實現兩個飛行器的安全分離也至關重要。根據程序設計,對接鎖可自動分離,一旦出現故障,也可手動分離,將兩個對接機構掰開;此外,還可以采用火工品將對接機構炸開,實行強行分離。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