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老紀這樣的人大代表,基層還有很多。他們來自基層、服務基層,傾聽民意、集中民智,切實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能夠充分反映群眾的意愿。
協商民主: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
如果把民主政治比作一場演出,協商民主便是這場演出中不可或缺的精彩大戲。如何演好這場戲,每一位政協委員的盡其能、用其力、施其才,至關重要。
“到鄉村去接地氣!”“到社區去察民情!”近期,一場以“進網格、進農村、訪民情、表民意”為主題的“兩進”活動正在湖北省宜昌市如火如荼地展開,縣市兩級政協委員足跡遍布121個社區和87個鄉鎮。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需要搭建常態化的與民互動平臺。”據湖北省宜昌市政協主席李亞隆介紹,宜昌積極探索社會協商對話制度,剛剛出臺了政協委員進網格進鄉村活動的具體實施辦法。
政協委員“沉下去”,社情民意“傳上來”,從城市規劃建設到社會管理創新,從特大城市人口發展政策到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一份份高質量、有分量的意見建議成為黨委、政府的重要參考。
黨委想什么,政協謀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協幫什么。為了充分發揮協商民主“好幫手”的作用,十八大報告提出,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的實效性。
一聲令下,亮招頻出。“不可忽視的是,黨委、政府也是協商主體。”廣州市委第一時間提出“三個主動”——主動向政協通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主動委托政協開展重大課題調研,主動推動參政議政成果轉化。
在江西,“專題協商”已經成為響當當的品牌。“去年政協有關文化建設專題調研的多個建議被寫進市委市政府的文件。”江西省鷹潭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徐禮豐說,“我們從政協請來了很多專家,他們提出的建議具有預見性、戰略性和操作性。作為政府部門,今后將繼續充分利用協商民主這個平臺,問計問策,改進工作,減少失誤。”
基層自治:群眾的事由群眾做主
人民當家做主,離不開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一個民主國家的建立和維持,首先需要每位公民對自身民主素養和能力的培育。基層自治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