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百億保護零散烈士紀念設施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說,從2011年開始,根據國家統一規劃部署,擬用4年時間,到2014年10月1日前全部完成61.5萬座散葬烈士墓和1.2萬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的搶救保護工作,中央和地方財政將累計投入近百億元實施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工程。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已完成40.8萬座散葬烈士墓搶救保護,占普查總量的66%;完成5095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占普查總量的44%。到今年年底,預計90%散葬烈士墓和80%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的搶救保護任務將順利完成,一半以上的省份將100%完成搶救保護任務。下一步,將采取分片推進、重點督導、及時通報等方式,深入推進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
境外烈士紀念設施百余處
我國有一定數量的烈士安葬在朝鮮、越南、老撾、坦桑尼亞等多個國家,建有烈士陵園、紀念碑塔堂館、紀念雕塑等紀念設施100余處。
民政部的上述負責人表示,對于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成立了由民政部、外交部、財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建立了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機制,制定了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實施規劃。目前,我們已基本完成了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現狀的調查摸底工作,修繕了朝鮮檜倉志愿軍烈士陵園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抗戰將士陵園,巴基斯坦吉爾吉特中國烈士陵園等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修繕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民政部將根據《意見》要求,積極穩妥推進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長效管理保護機制。
相關新聞
烈士是國家授予在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犧牲公民的最高政治榮譽,烈士犧牲后理應得到妥善安葬,以褒揚他們的功績,教育啟迪后人。為褒揚烈士,做好烈士安葬工作,民政部近日頒布了《烈士安葬辦法》。
據悉,這是首個烈士安葬工作的部門規章,也是《烈士褒揚條例》的重要配套政策。就社會上關注的一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詳細】
烈士紀念設施是傳承烈士精神的重要載體,針對一些零散烈士墓年久失修、基礎設施堪憂的現狀,安徽省政府日前出臺規劃,到2014年完成全省34592處零散烈士墓的遷移、整合與修繕,并建立長效保護機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