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此舉除了有利于拉動內需,培育催生相應的服務產業外,也有利于政府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培育社會力量,構建公共服務的新格局。這是政府施政的一種新趨向。回觀李克強總理新近的改革舉措,其追求有多重指向:他做的往往是一舉兩得、一舉多得的事情。循此思路,各級政府可為之事、可為之處所在多是。只要真正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不難找到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的長策。
放開市場準入,補城市建設短板,釋放有效需求
李克強總理要求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抓住了目前城市建設的短板。近年來,城市人口快速增長、規模擴大,但吸納承載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一些地方只顧地上光鮮亮麗,不愿在地下“看不見的戰線”上下本錢。稍有異象,就會出現水淹七軍、垃圾圍城、缺電、缺水、斷氣、斷訊等現象,居民生活苦不堪言。李克強總理此次將重點放在地下管網和污水、生活垃圾的處理及再生利用上,放在建設大容量公交系統上,放在生態環境建設涵育上。既可拉動投資和消費,又能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城市為生產、生活服務的功能,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既有利經濟發展,也有利于民生改善。
李克強提出,要按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等原則,在保障政府投入,加強非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同等對待各類投資主體,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經營項目建設與運營,促進改善城市基礎設施薄弱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