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進一步降低金融行業準入門檻,鼓勵能滿足金融服務需求的新興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特別是鼓勵有實力的互聯網機構發揮自身獨特優勢進入小微金融領域,鼓勵社會資金設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等等。
“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意義,不僅在于拓展民間資本的發展空間,而且在于帶來競爭力量,倒逼國有商業銀行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對實體經濟形成更大的支持。”王忠明說。
針對現存的政府事權不清、收支結構不合理、地方債務風險突出等問題,專家認為,應以優先調整事權、帶動財力重新配置為重點,啟動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在營改增的同時,積極推進以房產稅和消費稅為主的地方主體稅建設。加快建立不動產登記制度,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盡快完善相關制度,一定過渡期后全面推開,并明確為區縣級政府主體稅。此外,應加快推進環境稅、遺產稅等稅制改革。
如何通過改革為民營經濟創造更大發展空間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安徽省工商聯今年年中對省內民營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被調查民營企業投資方向集中在資源、能源等基礎產業,現代商業和物流、政策性住房建設等行業,而包括鐵路在內的交通運輸、水利工程、電信等各種基礎設施,投資僅占15.8%。
專家建議,要進一步落實好“新36條”,鼓勵民間投資,消除“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如進一步完善投融資制度,落實鐵路投融資領域開放政策,采取多項措施保障民營企業的收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還建議,要以理順資源要素價格為重點,深化價格改革,防止投資消費的進一步失衡,特別是推進成品油、天然氣等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總之,新一輪改革的目標,是進一步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現在中央強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統籌,就是要更多地通過促改革來實現穩增長,通過釋放改革紅利和推進創新來增強發展活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不斷增強經濟長遠發展的后勁。我們對新一輪改革的前景充滿信心。”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辜勝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