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深化改革的強大思想武器
國防大學校長宋普選
習主席強調,要著眼實現強軍目標,正確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原則,明確提出“四個牢牢把握”的要求。這為深化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筑牢改革的生命線。必須從事關事業成敗的高度來看待改革方向,必須以有利于鞏固和加強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來把握改革方向。無論怎么改,我軍是黨的軍隊、人民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的性質不能丟,軍隊的最高領導權、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根本制度不能變,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不能改。必須用習主席重要論述來統領和確保改革方向,確保改革走的是大道、正道。
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堅持改革的基準線。確立能打仗、打勝仗這一價值取向,改掉妨礙能打仗、打勝仗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強化戰斗力標準這一實踐導向,改革的籌劃設計、組織實施、落實推動、評估檢驗,都要緊緊圍繞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戰斗力來展開;部隊一切重要資源,都要運用到戰斗力建設上。瞄準打贏信息化戰爭這一時代課題,著力探索形成信息化條件下戰斗力生成模式,提高我軍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牢牢把握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這個指向,突出改革的主干線。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說到底就是要讓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能夠更加高效、更加靈便地指揮和運用國家武裝力量,就是要使我軍更加迅捷、更加堅決地聽從指揮,完成多樣化任務。下大力推進領導管理體制改革,抓住了這項改革,就能起到“落一子而全盤活”的效果。通過改革,使部隊更加精干,編成更加科學,更好地發揮整體作戰效能。
牢牢把握積極穩妥這個總要求,堅守改革的保底線。敢于擔當全力推進改革,在改革觸及到自己利益時,要經得起政治覺悟和黨性原則的檢驗,真心擁護改革,自覺服從改革,積極投身改革。以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加快推進改革,以穩妥審慎的科學態度務實推進改革,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當前和長遠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既不因急于求成而莽撞蠻干,又不因害怕風險而裹足不前,確保各項改革穩健發展、富有成效。
推進我軍強軍進程的跨越式發展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楊學軍
習主席深刻指出,科學技術是軍事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和創新都會引起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革。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戰爭與科技的本質規律,是我們籌劃和推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建設的重要戰略指導。正確把握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發展規律,制定相應的軍事戰略,關乎我們國家民族的未來。
科技革命催生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成果進入軍事領域,必然產生新的軍事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機械化軍事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信息化軍事革命。信息技術與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納米科技、生物技術等深度交叉融合,正在孕育新的工業革命。2007年2月,比爾·蓋茨在《科學美國人》上撰文預言,機器人技術將成為信息技術的下一個發展熱點和方向,將會復制個人電腦崛起的道路,催生機器人時代的到來。去年9月,美國著名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表羅伯特·曼寧撰寫的《正在興起的機器人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研究報告,認為機器人技術的興起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副產品,將成為未來經濟的重要推動力。
眾多跡象表明,正在興起的新工業革命強烈影響著軍事領域,世界新軍事革命將隨著信息技術加速向機器人技術發展進入無人化時代。中華民族已經錯失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先機,我們不能再錯失下一次機遇。一些西方大國曾經提出多個國家戰略,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其中有些是戰略布勢,有些是戰略威懾,有些甚至是戰略欺騙。真正值得關注的是,一些西方大國軍隊的無人作戰力量建設,在網絡戰、太空戰等一片喧囂之中,悄然快速發展,“只做不說”,暗藏玄機。
“無人化”新軍事革命已經初露端倪,裝備無人化已經成為重要戰略方向,正在成體系向海陸空天多維空間拓展。無人化作戰正逐漸成為新的戰略威懾,深刻影響未來戰爭樣式,使得新的作戰理論應運而生,裝備體系結構逐步改變,戰斗人員編成悄然變化。無人化是信息化和機械化的深度融合,我軍要抓住無人化技術發展帶來的戰略機遇,超前謀劃,科學布局,努力推進我軍強軍進程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