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煤都之稱的大同,多年來一直是一煤獨大。2008年以來,大同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轉型發展、綠色崛起”戰略,并抓住國家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這一難得機遇,連續推出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的格局逐漸被改寫。據市統計局統計,2013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5.7∶47.1∶47.2,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這表明,大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已取得可喜成效,大同在建設新型工業基地的同時,正朝著建設具有較強服務功能和輻射功能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方向大步邁進。
市場體系建設日臻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間,大同市資本、技術、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進程加快;商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供求結構日趨合理,新興業態蓬勃發展,消費熱點不斷涌現;農村市場助推外銷,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起來,實現了商家、農戶和消費者共贏。
大同市的市場經濟體制在經歷了起步階段、全面開展階段、基本完成階段后,進入了日臻完善階段。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手段日趨成熟,要素市場不斷優化,價格形成機制趨于合理,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目前入駐大同市的專業銀行有15家,股份制銀行7家,民間銀行2家,典當行26家,小額貸款公司50家,投資公司243家,證券公司3家。2013年底,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2254.36億元,貸款余額950.82億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體系基本建立,勞動力市場發育程度逐年提高。商品市場繁榮發展,全球知名商企沃爾瑪、家樂福、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香港新世界百貨、韓國樂天瑪特超市、蘇寧、國美、大富翁、百盛購物、太原美特好等大型商貿物流商場相繼落戶大同,開門營業;希爾頓、喜來登、香格里拉、金帝豪生、假日酒店、如家、漢庭等星級酒店加盟。本土企業華林百貨、振華蔬菜批發市場、康圓果蔬市場、銀星金店等商業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北方美食城的城市名片已經成型,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餐飲企業2371戶,從業人員2.9萬人。一批像花園餐飲、紅旗美食、鳳臨閣燒麥、渾源涼粉、東方削面、孫記包子等知名餐企和品牌享譽省內外,餐飲業態均衡發展,初步形成了獨具北方特色的餐飲文化格局。農村市場日漸完善,“3366”工程從2005年初開始,用三年時間在全市33個鎮66個鄉建成了農村便民超市,流通商品日趨豐富,農民消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結構已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 市場工程實施以來,全市累計建設農村便民連鎖商店2349個,覆蓋率達100%,提前半年實現了“全覆蓋”。
商貿流通產業發展迅猛
近年來,大同市緊扣城市功能轉換、重塑歷史文化名城、區域合作日益加深等實際,持續推動商貿業從配套性產業向先導性產業轉變;從滿足內需向擴大內需、滿足外需并重轉變;從規模擴張向規模擴張與質量提高并舉轉變,各種新興的流通業態使經營形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大型賣場、超市、專營店、專賣店、便利店、連鎖店等經營形式迅速出現。運用現代流通方式經營的大型超市、品牌專賣店、連鎖店已成為商貿流通的主角。目前已形成大中型超市、百貨店、物流配送中心、專賣店、便利店等門類齊全、網絡遍布城鄉的多層次流通格局。全市共有百貨店153家、大型超市15家、專賣店488家、連鎖店38家、配送中心32家、商業網點27500個,總營業面積500萬平方米,人均占有營業面積1.5平方米。2013年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22億元,是2000年的6倍。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5.9%。
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處于全國中上游水平。2013年,全市從事第三產業人員達63.99萬人,占總人口的19.4%。據統計,2012年第三產業繳納的稅金達68.8億元,占當年全市財政總收入的36%。
對外開放方興未艾
對外貿易連年飄紅。2000年大同市對外貿易額僅為2931萬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達到1.35億美元。2007年大幅度增長,首次突破2億美元大關。2010年進出口貿易連創新高,9月份突破3億美元,10月份突破4億美元。去年,全市對外貿易總額4.78億美元,是2000年的16倍。
利用外資質優域廣。近年來,大同市樹立“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為投資者服務的理念,形成了濃重的“重商、親商、尊商、安商、富商”氛圍,著力優化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新的跨越,瑞士ABB公司、沃爾瑪、麥當勞、肯德基、華潤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相繼入駐大同,有力地提升了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引進“三資”企業256戶,累計引進外資10.83億美元。
對外合作成績斐然。大同市積極支持和扶持有實力、有產品的企業走出去發展,先后實施了同煤集團與伊朗帕斯伽公司簽訂水壩鉆探、灌漿防滲漏工程項目,與土耳其黑馬公司簽訂350萬噸煤礦建設工程,大同華建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投資建設華建水務科技工程等項目。到目前,全市有9個外經合作“走出去”項目簽約并實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累計完成3.01億美元,年均增長1000萬美元,對外經濟合作涉及領域也在這幾年不斷拓展。在爭取外援方面,大同市在全省也是起步最早、成果最多的城市。為有效彌補大同市因資金短缺帶來的基礎設施、衛生醫療、教育等方面投入的不足,陸續從日本、澳大利亞爭取回多項援助,共計人民幣3699萬元,為渾源縣、新榮區和靈丘縣各建一所醫院,為市社會福利院在大同縣建了一所兒童活動中心,為靈丘縣修建了兩所希望小學,為陽高縣修建了一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