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步入快速發展時期
大同市在餐飲、商貿、住宿、婚慶、洗衣業等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細化以及消費結構的升級而產生的物流配送、現代通信、家政、養老、文化、娛樂等新興服務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2008年,大同市交通運輸和倉儲業增加值為67.02億元,到2012年增長到120.93億元。2008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為3.77億元,到2012年增長到7.98億元。隨著山西萬昌國際物流園區為龍頭的一批物流中心相繼投入使用,物流業發展異軍突起,成為第三產業中發展較快的行業,2012年其營業收入1.8億元,實現稅收1500萬元。今年大同市全面啟動和建設投資32億元的和泰商貿物流園區、投資20億元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冷鏈物流園區、投資15億元的晉北大農機物流港和大同市空港保稅物流園區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打造現代物流城,把大同建設成為連接京晉冀內蒙古的節點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目前,全市已有大同郵政、上海翼秦、大同億富寶和大同易物天下四家大電商,全市確認的網絡經營者6238家。大同市從今年起計劃用3-5年引進10到20家有全國影響力的電子商務企業,初步建成北方地區產業集中度最高、市場輻射力最強的電子商務城市。家政服務業快速發展,月嫂、保姆、保潔、鐘點工等家政服務正在走進百姓生活。信息軟件技術服務在教育、電信、醫療、電力、電子政務、交通、金融等各個領域不斷拓展市場應用,已經從一個看似離生活很遙遠的高科技產業轉變為現代社會中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服務產業,成為社會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據國家統計局大同調查隊近日對大同市69家小微企業服務業調查顯示:信息軟件技術服務業2013年資產總計6145.9萬元,同比增長18.5%;營業收入總計9308.7萬元,同比增長51.1%;營業利潤總計為696.4萬元,同比增長41.1%。網上消費和服務隨著家用電腦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已成為人們一種快捷、時尚的生活方式。第三產業的崛起,使大同市從原材料、產品的集聚擴散地發展成為資金、信息的集聚擴散地。
2008年,大同市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5.0:50.8:44.2,2009年為5.2:47.7:47.1,2013年全市第三產業占GDP比首次超過二產,這一產業結構的積極變化蘊含著一種趨勢,大同市步入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時期。第三產業占比超過第二產業占比0.1個百分點,標志著大同市傳統能源重化工城市的定位,或將該重新審視了,大同市向著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這是一種可喜的超越,從0.1個百分點集聚向幾個、十幾個百分點的提升,大同轉型發展、綠色崛起將會取得更大的成果。(高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