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支持各類擔保公司擴展中小微企業擔保業務、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支持中小微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實施經營者素質提升工程、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優先選購中小微企業產品……
山西省日前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2013年第1批)》,傾力扶持中小微企業這一群體。15條扶持措施,貨真價實。根據政策安排,山西省對中小微企業的財政扶持資金規模將達10億元。這也被專家解讀為山西史上最強的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
山西中小微企業數量大、活力強,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實現轉型跨越山西夢的重要基石。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發展。針對企業當前面臨的經營壓力大、成本上升、融資困難和負擔偏重等困難,緊急研究制定針對性、操作性、連續性強的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4月,省政府第九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省15條”,力度之大,前所未有。15條支持措施包括:
一、設立山西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省財政每年籌措1億元,五年籌措5億元,采取基金運作方式,吸收社會資本15億元共同建立總規模達到20億元以上的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用于支持初創期和成長期的中小微企業發展。
二、支持各類擔保公司擴展中小微企業擔保業務,緩解融資困難。2013年起,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新增5000萬元,對擔保公司開展的擔保費率低于當期銀行基準利率50%,且每筆擔保額不超過500萬元的中小微企業擔保業務給予財政補助。
三、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從2013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市縣財政安排相應配套資金,對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增量30%以上的部分,給予一定風險補償和獎勵。
四、鼓勵企業運用出口信用保險工具控制風險參與國際競爭。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600萬元,對我省企業貿易出口、承攬國際工程和境外投資辦廠參加出口信用保險所繳納的保費給予補助。
五、提升開發區和創業基地對小微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2013年起,省財政統籌安排6000萬元,對開發區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或補助支持。
六、支持中小微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省財政每年安排3500萬元,支持我省中小微企業開發和應用符合國家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七、加大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扶持力度。支持采用新型合同能源市場化節能方式,以減少能源消耗的資金支付節能服務公司完成的項目費用。對已完工可正常運行的合同能源項目,每節約噸標煤財政獎勵400元。
八、鼓勵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對當年新招用符合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且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可按人均10萬元的額度申請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并由財政全額貼息。對符合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條件并直接向指定金融機構申請到創業扶持貸款的,參照此政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