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寺
原為楊家將家廟,始建于宋代,民國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間。因這里由九道山嶺環抱,泉水清澈見底,謂之龍泉,寺因此而得名。龍泉寺有一座牌坊,是五臺山文物中最出名的石刻牌坊。它共有三門六柱,呈“一”字形,整體雄偉壯觀,巧奪天工,據說是由工匠耗時六年才建成。牌坊上刻有89條蛟龍,鱗爪俱現,神態逼真;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游人觀后,無不交口稱贊,印象深刻。
距龍泉寺西北里許的山坡,有一座楊業的瘞骨塔。傳說楊業死后,五郎將其尸骨葬此,并建塔紀念。宋太宗后來追封楊業為楊令公,故后人稱此塔為令公塔。
碧山寺
位于五臺山光明寺村,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一座香火繚繞的古老寺院。舊時初到五臺山,不去參觀游覽碧山寺,宛如外地人到北京,不去登長城一樣遺憾!
“落日北山寺(碧山寺舊名),蕭然古洞邊。白云生翠峰,明月下寒泉。”這是古人對碧山寺的描繪。寺院居高臨下,亭臺樓閣,星羅棋布,被兩丈多高蒼翠蔥郁的白楊樹包圍著。淙淙泉水,清脆可聞。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幢幢殿宇,掩映在水光山影之間,雄偉壯觀。廟門前高懸橫匾額一塊,上書“護國碧山十萬普濟寺”幾個鎦金大字,兩側是木制的對聯,紅底黑字,筆力遒勁,異常醒目。
金閣寺
從龍泉寺對面的公路盤升,經過九拐十八回,就可望到一處南臺之北,中臺之南的金閣寺了。除五座臺頂的寺廟建筑外,金閣寺所處的地勢最高,海拔1900多米,距臺懷鎮15公里。
來源:黃河新聞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