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之前談好的錢數絕對不夠花,最后不得不為各種突如其來的情況再次“買單”!這個被人們俗稱的“二次消費”如今已經是各大影樓、攝影工作室內一個公開的“潛規則”。日前,記者應聘影樓業務員,親身體驗了他們是如何培訓業務員前期洽談“三大技巧”的。在這些技巧下,消費者想不“二次消費”也難。
讀者報料 婚紗照 有貓膩
“開始時業務員說好了只要7000元,但沒想到,最后我又糊里糊涂地多掏了8000多。事后我發現,‘贈送’的2支定妝用的化妝品、10套服裝,以及免費制作的相冊,里面都有花活。”日前,家住和平區的姚小姐氣憤地向“小崔暗訪工作室”反映了自己拍婚紗照的遭遇。為此,記者應聘到某影樓,從一名資深主管那里取了不少“經”。
記者體驗 探收入 裝“省錢”
記者應聘到濱江道附近的一家影樓做門市業務員。上班第二天,一名資深主管為記者上起“課”來。這名資深主管孫先生說:“為了拿到更多的提成,就得讓他們‘二次消費’。”接下來,他開始傳授“真傳”:首先要在聊天中探出客人的職業,來判斷收入多少;弄清職業之后,就要問顧客想花多少錢,比如對方預算花1萬元,那么你就要推薦7000元的。記者疑惑地問:“怎么倒介紹便宜的?”男子笑著說:“這是為了表現出你為顧客省錢,從而獲得他們良好的印象。其實這也是給顧客之后消費留下空間,如果一上來就介紹貴的,肯定留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