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命的誕生,讓這些曾經幾乎崩潰的母親重新綻放了笑顏
引言
還有一個月,就是地震兩周年。那些破敗的廢墟、傷痛的記憶、令人震撼的影像,似在剎那間飄渺遠去。
注目于新城崛起,我們也在記錄每一個細小的鏡照,那些固有的堅強與美麗,一直藏在連綿的山巒,未曾消逝:在青川,晚風中,孩子們用薩克斯吹奏的樂曲;在汶川,重組家庭里飄出的菜香很誘人;在都江堰,新生寶寶綻開了甜甜的笑容……
一切,都與記憶里的南轅北轍。花開謝過,寓意歷史之根會越來越厚重,故事將越來越多。
地震兩周年來臨之際,我們不會忘記肅穆的傷痛,更不會忽略鳳凰涅槃的浴火重生。“512”,已是四川精神的另類詮釋——如今的災區,沒有什么困難,能夠阻擋住他們的腳步,堅定向前。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災區人們的感恩與奮進,正在化為激勵的力量,蘊藏在未來。
今日起,本報將陸續推出“512”汶川大地震兩周年系列報道:第一組報道是《北川!北川!一個極重災區心靈重建的樣本觀察》,反映震后兩年來,他們的精神再塑造和心靈重建過程。
[一個切片]
北川的家庭,很多在地震后失去了子女。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已有400余位失去孩子的北川母親,像何昌會一樣做了再生育媽媽。新生命的誕生,讓這些曾經幾乎崩潰的母親重新綻放了笑顏,也讓她們在對逝去孩子的思念中變得更加勇敢。
[一個憧憬]
韓乾武憧憬著未來,可以在擂鼓有一塊地,建一間藥材公司,讓關內的藥材中轉起來更加容易。他的子傲靜靜地躺在何昌會懷里吃奶,何昌會抬頭笑起來:“希望早一點有房子,這樣子傲就可以有張床了。”
子傲出生,讓韓家的板房充滿了笑聲。
何昌會在家里教鄰居們做羌繡掙錢,韓乾武仍舊持續地往大山里跑,帶著鄉親們種植中藥材,希望可以比震前生活得更好。“我們必須要學會自己養活自己,不能老是靠人家來資助。
5個月大的韓子傲還不會說話,但人人都會感受到這個小小嬰孩有種魔力。這種魔力不僅掃去了板房里曾經的陰霾,也治好了父母一夜接一夜的噩夢。44歲的母親何昌會將子傲舉在腿上,贊同丈夫韓乾武的話,“你不知道,兒子給這個家帶來了好多歡樂。”子傲“咿咿呀呀”地叫著,使勁從媽媽懷抱里往外撲騰,試圖沖向24歲的哥哥韓豪。
子傲,替“512”大地震中逝去的姐姐延續了這個家的歡樂,姐姐韓彬傲在北川中學遇難時,只有1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