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百萬職工展開技能競賽活動 展現勞動者風采



【感言】
“做一名學習型、知識型、創新型的礦山救護隊員。”
本屆職工技術技能大賽礦山救援決賽個人全能第一獲得者 李佳豪
“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決不可以沒有知識和技術。”
本屆職工技術技能大賽高鈦渣DC爐爐前操作工技術技能大賽個人全能第一獲得者 賀永超
女性職工盡顯巾幗風采
女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越來越高
與男性勞動時使氣力、揮汗水不同,女性從事行業的工藝細致入微、深入心靈。
本屆比賽中,參賽女職工在育嬰護理、兒科護理、重癥護理、氣象預測、話務服務等很多行業中,展示出巾幗不讓須眉的時代風采。
在云南省醫院醫師隊伍里,有這樣一群白衣天使,從事護理工作多年來,每天為患者重復著量體溫、打針、清洗、口腔護理、吸痰等工作,在平凡但艱巨的崗位上,盡心奉獻、默默無聞。
袁依存是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管護師,本屆比賽重癥護理技術狀元。她所在的急診科,是急、危、重癥患者集聚的地方,被稱為“談虎色變”的科室。這里的工作最臟,不是接車禍,就是接外傷;最累,吃飯沒定點,睡覺不能按時;最復雜,不僅應急性強,風險性也很大;最無規律,突發事件多,糾紛頻率高,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在如此高壓狀態下,不僅不能出一點差錯,還得隨時背著“生與死”的壓力,為患者服務。
10年的急診護理工作,練就了袁依存偵查兵一般的耳朵:身在診室,卻能準確捕捉到診室外患者傳來異乎尋常的聲音;10年的急診護理工作,練就了她火眼金睛般的雙眼:只要看一眼病人的癥狀,就能立馬做出準確的急救反應;10年的急診護理工作,還練就了她急不可耐的性子:每次當120急救車的鳴笛聲由遠及近時,她都會提前等候在急診室門口。
“臨床護理狀元”卿艷萍、“兒科護理狀元”鄧成菊、“育嬰護理狀元”鄭山……通過扎實的理論知識、精湛的業務水平、全方位的整體護理能力,展示了云南省新一代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護理人員的風采。
而在本屆比賽中首次亮相的氣象預測工種,同樣留下了“女狀元”的身影。
在氣象報告編制、測報理論、計算機報表審核3個單項和個人全能比賽中,大理州祥云縣氣象局女氣象員章慧英以單項和總成績第一,成為全省首位“氣象預測技術狀元”。而在此之前,章慧英已獲得過很多氣象預測技術比賽的殊榮。她的同事介紹,章慧英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新業務的操作方法,并能通過查閱專業資料,根據實際,及時歸納總結。只要臺站出現故障和難以處理的問題,她都會及時幫助同事解決,保障儀器的正常運轉和數據的及時上傳。多年來,章慧英撰寫了《報表預審的體會》、《祥云縣自動氣象站與人工站對比分析》等多篇科技論文,并在《人民日報》《中國氣象報》等媒體刊發了百余篇氣象工作文章。
女性,作為時代進步的特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越來越高,成為云南省技術人才隊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數說】
據統計,在本屆比賽中,榮獲相應專業“云南省職工技術狀元”稱號的27人中,女性占10人;226名相應專業“云南省職工技術能手”稱號中有81名女性,獲獎女職工數占了總獲獎人數的三分之一多,省總工會同時授予她們云南省五一巾幗標兵稱號。(記者 張瀟予)
實習編輯: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