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順德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常務副局長劉明用這樣一個例子講述了機構改革的好處
對話
順德試點效果不錯應堅持
京華時報:順德大部制改革已經有三年,你如何評價?
劉悅倫:我覺得戰略上應該堅持,因為已經有了好效果。比如規劃局、國土局合一,有利于三規合一,即城市規劃、建設規劃和國土規劃互相吻合,減少扯皮。還有食品藥品監督,一個部門來搞要順利很多。
京華時報:你認為順德大部制改革有什么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給外界?
劉悅倫:方向是正確的,就像我剛才說的,促進了部門整合,減少了摩擦,減少了扯皮,提高了效率,而且還減少了行政成本。要說需要注意的地方,我覺得首先要先理清職能再搞大部制,再一個就是要上下聯動,不是單獨一個地方改革。另外,一旦改了之后要有一個比較長的持續時間,不要三兩年又來一次,老在折騰,這個我不贊成。
京華時報:在部門和權限分拆、收攏、合并過程中,有什么需要警惕的地方?
劉悅倫:我個人覺得好像不應該都合掉,需要循序漸進,再一個就是一旦定下來,就需要穩定,要不然會造成公務員隊伍不穩定。比如安全生產,一開始給拆了,后來某一個地方安全生產事故多,又重新掛牌,這種反復要減少出現。我說的不是指順德,不是否定順德的機構改革,而是全國的一般情況。我個人意見是,先理清職能,再進行機構調整。
行政審批放權有利于地方
京華時報:廣東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試點地區,放權以后有什么意義,怎么做好?
劉悅倫:國務院有這個想法,往地方放權,這也是地方的想法,廣東的省市兩級一直在向中央申請放權。佛山和順德作為行政審批改革的試點地區,給省里和中央都提了很多次,這次中央提出要進一步放權和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從下面的地市來講,我們非常贊成。
首先是關于項目審批的問題,這次講要下放投資審批事項,對已經列入國家有關規劃需要審批的項目,除特定情況需要總量控制以外,再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減少審批后一律由地方政府審批,這個是我們非常支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