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起草者 “先出臺再完善”
《反壟斷法》終于出臺了,不過這并不是一個盡善盡美的結果。反壟斷法草案立法小組成員之一、中國社科院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張昕竹昨天對早報記者表示,“先出臺再完善”是立法者的策略。
行政性壟斷難題
在此之前,人們最期望的是,反壟斷法能夠消除行政性壟斷問題。不過,對于行政性壟斷問題,反壟斷法只是規定,“國有經濟占控制地位的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以及依法實行專營專賣的行業,國家對其經營者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并對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及其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依法實施監管和調控,維護消費者利益,促進技術進步。”
“經營者應當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嚴格自律,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專營專賣地位損害消費者利益?!?/p>
反壟斷法草案立法小組成員之一、中國社科院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張昕竹表示,“行政壟斷本質上是權和法誰大的問題。”張昕竹表示,即使反壟斷法對行政壟斷有明確規定,要想解決行政壟斷問題,還需要整個社會法治環境的完善。
“妥協的結果”
張昕竹表示,立法者們的策略是盡快的推動法律“先實行”,而并不是過多地關注于立法的技術細節問題,因為立法的不完善和不完美可以通過以后“再完善”。就是這樣一個“先實行-完善”的策略對反壟斷法的出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達到完全的帕累托最優,能夠達到帕累托改進就已經不錯了?!弊鳛榻洕鷮W界立法代表的張昕竹表示,歷經13年立法之路的反壟斷法最終能夠出臺,也是對某些因素妥協的結果。
張昕竹表示,自己對于反壟斷法比較遺憾的地方在于,其對于壟斷行為的懲罰力度有所欠缺,而且賠償力度也不夠,“比如美國的反壟斷法中,對壟斷行為規定了對損失者三倍賠償的懲罰?!?/p>
華東政法大學副院長顧功耘表示,毫無疑問,反壟斷法的通過是個進步,但群眾對于反壟斷法的期望值仍可能過高。人們不能期望一部反壟斷法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群眾所關心的一些具體的問題,還是有待于其他法律的配合才能夠化解。(來源:東方早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