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大事記:
首次組閣(1979年——1983年)
新經濟措施
受命于英國經濟下滑期的撒切爾采取一系列措施,她實施增加利率、降低直接收入稅、提高間接收入稅、公有住房私有化、縮減教育等公用事業開支、控制貨幣發行、削弱工會權力等經濟改革,以期減緩貨幣供應量和降低通貨膨脹。盡管其經濟政策在當時引起內閣和各界的不滿,但英國經濟的確在1982年走出低谷。 1983年成為自英國7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最強勁的一年。
馬島之戰
1982年4月2日,當時在國內搖搖欲墜的阿根廷軍政府入侵英屬福克蘭群島 (Falkland Islands,也被稱為馬島)和南佐治亞島( South Georgia),這是英國自二戰之后首次遭到的入侵。撒切爾立刻下令英國皇家海軍奪回群島。由此爆發的“馬島之戰”以英國勝利告終。
第二次組閣(1983年-1987年)
1983年,撒切爾夫人再次當選英國首相。
私有化改革
撒切爾的政治和哲學一貫強調減少政府干預、開放自由市場和企業化主義。再次當選首相后,撒切爾大張旗鼓把大型國有的公營企業低價出售給個人。私有化政策一直是“撒切爾主義的核心成分”。
北愛爾蘭
1985年,撒切爾和愛爾蘭總理杰拉德在希爾斯堡(the Hillsborough)簽署了《英愛協定》( Anglo-Irish Agreement),英國政府首次讓愛爾蘭共和國擔任管理北愛爾蘭的顧問角色。
削弱工會權力
成功化解了1984年到985年的英國礦工大罷工,使其以失敗告終。1985年,英國政府最終關閉了25個不贏利的國有化礦場,并在1994年把所有礦場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