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說兩會】外界因素對中國CPI的影響形成壓力
國家統計局3月9日發布的2月份CPI數據顯示,2月份CPI環比上漲1.1%,比1月份擴大了0.1個百分點,同比上漲3.2%,比1月份上升了1.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認為,春節因素是影響2月份食品價格上漲較多、CPI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3月10日《人民日報》)
兩會期間,人們對CPI的關注度顯然被兩會的信息沖淡了許多。雖然看起來CPI達到3.2%增幅,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但實際上還是在相關部門的預測范圍之內。主要原因是,由于春節青黃不接,氣溫波動較大,以及農業生產的不穩定造成。一般一季度CPI不超過5%,豬肉價格沒有出現暴漲現象,未來CPI不會再持續上升,現在已經達到年內最高值。
不過,通脹雖然無近憂但也有遠慮。
新一輪物價上漲窗口期或在年中,下半年通脹壓力將上升,或達到4%左右。因為影響未來物價上漲的可能因素仍然較多,在“防通脹”和“穩增長”的夾擊下,貨幣政策既不能太松亦不能太緊。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因素對我國CPI的影響較大。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實行的量化寬松導致輸入性通脹壓力持續,包括勞動力、原材料、水、電、燃氣等要素成本呈上升趨勢等,均對今后我國的CPI上漲形成壓力。
通脹預期升溫加大了市場擔憂,盡管目前的通脹形勢仍不足以使央行動用貨幣政策工具,但如果下半年CPI大幅上升或趨勢明確,不排除年內加息一次的可能性。
如果CPI的漲幅控制不住,達到或超過4%并非不可能。從現實情況看,有這樣兩類產品的價格,在物價上漲中起著風向標式的作用。一個就是基本公共品。水電氣油等基本公共品,因為其公共性的特征和普遍需要的特性,對老百姓生活有著基礎性影響。
道理很簡單,基本公共品只要一漲,其他商品的物價就會比著漲。同時,通過消費這些基本公共品而生產出來的商品,鏈條越長、環節越多,其價格傳導效應就越大,結果就導致商品價格漲得更快、更高。反之,基本公共品不漲,其他物價漲勢就不那么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穩住物價。
除此之外,房價上漲的預期也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通脹風險。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00個重點監測的城市新建住宅均價連續9個月環比上漲。雖然政府決策層近期連續出手控房價(包括新“國五條”),不過短期內房價降溫效應尚未顯現。
實際上,控制通脹是老百姓長期的需求。因而政府行政手段的介入點,不應在價格本身,而應在改進市場規則、防止過度投機等方面。當前最應做的是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改革,切實提高老百姓的抗通脹能力。只有把通脹控制住了,政府的公信力就得到提高,社會穩定就有了保障,同時老百姓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也增強了。(邱林)
相關報道
發改委重組在即 反壟斷角色更加堅定
中國政府將收到旨在“翻新”其龐大經濟計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若干提議,但該機構作為反壟斷監管者的角色最終可能會被提升。詳細>>
19家外媒看總理記者會 最關注經濟改革反腐民生
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記者的“新聞盛宴”。而每年一次的總理發布會,由于直面總理的機會難得,中外媒體基本都會關注熱點問題。
詳細>>外媒:兩高工作報告彰顯中央反腐決心
境外媒體分析指出,兩高報告不僅彰顯了中央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的決心;而且,報告中頗具新意的司法公開和透明也得到較多著墨,料將獲得高票支持。詳細>>
外媒看兩會:中國領導人愈來愈懂得展現幽默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將消除刑訊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員干預司法判決并允許法官自己做出決定。詳細>>
中國兩會看點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和國防預算受關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一年一度的國家立法機關會議3月5日拉開序幕。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和軍費支出計劃。詳細>>
三月看兩會:讓夢想照入現實
讓兩會的提案照入現實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詳細>>
“開放”成新聞中心外媒記者熱詞
3月1日,偶遇的外國記者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就是“開放”。詳細>>
全國兩會引外媒熱議 駐華記者關注反腐倡廉
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頭一年,國際社會對中國兩會給予高度關注。詳細>>

兩會會場的美女記者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各路媒體人來人往,美女記者永遠最搶眼。詳細>>
網民:對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網民對于全面深化改革有著這“十大期待”。詳細>>
兩會建言:工會維權難在哪里
作為一個群眾組織,工會手中擁有的是什么?詳細>>
兩會花絮標簽識茶杯
北京首都機場候機樓內配備的兩會代表團茶杯上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加以區別詳細>>
兩會建言“有哪些民生亮點”
百姓期待今年兩會上民生問題有更多亮點詳細>>

“兩會”代表委員住地
歷屆“兩會”代表委員住地大盤點詳細>>
為兩會不再沏茶倒水點贊
服務員們將不再為代表委員們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務詳細>>
香港代表感慨兩會節儉風
節儉是有益于國家的積極轉變。對豪華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將會減少詳細>>
農民工的身份何時轉變
筆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從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詳細>>
關于校車駕駛安全的建議
隨著校車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車駕駛安全已成為最被關注問題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