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三問:新增1000萬就業咋實現?
三問
就業質量怎么提高
加強人力資本投資,創造公平就業環境
記者:對于就業困難群體,比如離校未就業大學生、零就業家庭等,廣東、上海分別有哪些幫扶措施?
林應武: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是底線民生問題,政府必須兜住底。
近年來,我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優惠政策。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援助力度,采取健全就業援助信息臺賬、開展就業援助專項活動、建立服務跟蹤制度等。
上海市人社局負責人: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歷來是上海促進就業工作的重點和核心任務。
對于離校未就業大學生,通過開展實名制登記、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實施求職補貼政策、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等方式進行就業托底。
對于零就業家庭成員,實施自我申報與調查排摸相結合機制、“雙向承諾制度”等辦法幫助其就業。
記者:不光要就業,還要體面就業。對于勞動者特別是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如何幫助其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曾湘泉:就業質量高不是說這份工作多么光鮮或者掙錢多,而是價值創造能力高。
從個人來看,要加強人力資本投資和個人努力,提高創造價值的能力;
從企業看,要有科學化和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體系;
從社會來看,要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反對一切就業歧視,這方面政府要有所作為。
比如,我們現在有了《就業促進法》,其中也明確提出了反對就業歧視,但是需要制定實施細則,需要制定更多有針對性的細節和懲處措施,否則,公平的就業環境就變成一句口號,而無法真正落在實處。
高質量就業也應該有前瞻性考慮,新人力資本理論研究發現,如果基礎教育,包括早期的幼兒教育和健康投資不公平,則會顯著影響后來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就業和收入等結果,縮小因這種原因造成的就業質量差異則具有更大的難度,因為勞動力市場上的求職者可能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相關報道
發改委重組在即 反壟斷角色更加堅定
中國政府將收到旨在“翻新”其龐大經濟計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若干提議,但該機構作為反壟斷監管者的角色最終可能會被提升。詳細>>
19家外媒看總理記者會 最關注經濟改革反腐民生
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記者的“新聞盛宴”。而每年一次的總理發布會,由于直面總理的機會難得,中外媒體基本都會關注熱點問題。
詳細>>外媒:兩高工作報告彰顯中央反腐決心
境外媒體分析指出,兩高報告不僅彰顯了中央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的決心;而且,報告中頗具新意的司法公開和透明也得到較多著墨,料將獲得高票支持。詳細>>
外媒看兩會:中國領導人愈來愈懂得展現幽默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將消除刑訊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員干預司法判決并允許法官自己做出決定。詳細>>
中國兩會看點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和國防預算受關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一年一度的國家立法機關會議3月5日拉開序幕。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和軍費支出計劃。詳細>>
三月看兩會:讓夢想照入現實
讓兩會的提案照入現實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詳細>>
“開放”成新聞中心外媒記者熱詞
3月1日,偶遇的外國記者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就是“開放”。詳細>>
全國兩會引外媒熱議 駐華記者關注反腐倡廉
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頭一年,國際社會對中國兩會給予高度關注。詳細>>

兩會會場的美女記者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各路媒體人來人往,美女記者永遠最搶眼。詳細>>
網民:對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網民對于全面深化改革有著這“十大期待”。詳細>>
兩會建言:工會維權難在哪里
作為一個群眾組織,工會手中擁有的是什么?詳細>>
兩會花絮標簽識茶杯
北京首都機場候機樓內配備的兩會代表團茶杯上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加以區別詳細>>
兩會建言“有哪些民生亮點”
百姓期待今年兩會上民生問題有更多亮點詳細>>

“兩會”代表委員住地
歷屆“兩會”代表委員住地大盤點詳細>>
為兩會不再沏茶倒水點贊
服務員們將不再為代表委員們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務詳細>>
香港代表感慨兩會節儉風
節儉是有益于國家的積極轉變。對豪華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將會減少詳細>>
農民工的身份何時轉變
筆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從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詳細>>
關于校車駕駛安全的建議
隨著校車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車駕駛安全已成為最被關注問題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