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格魯吉亞央行統計數據,2016年4月格接受僑匯9480萬美元,同比增長4%,其中90.3%匯款來自12個匯款超過100萬美元的國家。格前五大僑匯來源國分別是俄羅斯(3160萬美元)、希臘(1180萬美元)、美國(990萬美元)、意大利(980萬美元)和土耳其(720萬美元)。
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社5月17日消息,烏財政部長亞歷山大. 達尼柳克周二在其“臉書”上表示,烏克蘭和美國計劃5月23日簽署海關部門互助的政府協定,“剛剛草簽了烏克蘭-美國政府間海關部門互助協定草案。
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社5月17日報道,烏基礎設施部長弗拉基米爾.奧米良在其“臉書”上稱,烏克蘭加入了跨里海國際運輸路線(MTM),并同意減少所謂“新絲綢之路”集裝箱的運價。費多爾科曾指出,新絲路貨運列車的穩定運行需要烏克蘭獲得跨里海國際運輸路線的會員資格,以及形成統一的全程運價。
烏克蘭《今天》網5月17日消息,2015年,外國資本對烏克蘭投資達到81.85億格里夫納,較2014年增長45.1%。居民住房投資增長50%,達到319.65億格里夫納。資本投資總量達2731.16億格里夫納,較2014年增長19.7%。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5月17日援引烏克蘭國家統計署數據,今年4月,烏失業救濟金的平均額為1 472格里夫納(25格里夫納/美元),比3月(1566格里夫納)下降6%;登記失業人數達434 700人,其中339 000人領取失業救濟金;登記失業率為1.6%。
拉通社5月18日報道,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拉失業人數10.16萬人,占經濟活躍人口比例達10.3%,較去年同期增長0.1個百分點,較上季度增長0.5個百分點。(駐拉脫維亞使館經商參處)
拉通社5月18日報道,拉脫維亞交通部表示,在中國-中東歐國家交通部長會議期間,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三國交通部舉行高級別會議,就共同加快推進波海鐵路項目達成共識,三國政府未來還將簽署政府間合作協議,保障各國利益,協調各國行動。
科威特中央銀行5月17日發布科威特2015年國際收支數據(未經修正),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9年發布的第六版國際收支指導手冊(BPM6)對2014年的國際收支數據進行了修正。資本賬戶逆差1.23億科第(2014年為順差10.95億科第);金融賬戶逆差縮小至20.66億科第(2014年逆差為163.54億科第)。
捷通社5月17日報道,捷克統計局當天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長率降至3.1%,比去年一季度增速高0.5%。這一表現要好于業內分析師們的早期預計,其原先預計的年增長率和季度增長率分別為2.6%和0.3%。
捷通社5月16日報道,隨著捷克Rozna鈾礦關閉期限的臨近,預計將有約300名礦工失業,但捷政府正在與礦區所在的維索基納州地方政府及負責鈾礦運營的Diamo公司合作,力圖盡可能減少鈾礦關閉造成的負面影響。
據尼日利亞《抨擊報》5月17日報道,尼日利亞副總統奧辛巴喬表示,由于外匯短缺,將汽油價格從86.5奈拉/升調至145奈拉/升,是布哈里總統出于經濟現實考慮而不得已做出的決定。奧辛巴喬指出,腐敗導致尼日利亞多年來未能培植起煉油能力,不得不依賴進口成品油。
據尼日利亞《每日信報》5月17日報道,尼高原州政府秘書長魯弗斯指出,該州已和一家不愿公開名稱的中國公司簽署備忘錄,該公司將在未來5年投資50億到100億美元,在該州開采鐵礦和鉛礦,并建設礦產加工企業,從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中提取鉛、鋅等。
據《南洋商報》5月17日報道,馬車商公會數據顯示,馬來西亞4月汽車銷量為4萬2177輛,同比下降6.7%,環比下降13.6%。該公會指出,汽車銷量下跌主要是因為更嚴謹的汽車貸款標準以及消費情緒持續謹慎。該公會預計,5月銷量將與4月表現類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稱,賄賂和腐敗致全球經濟每年損失2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2%。IMF總裁拉加德稱,腐敗的直接經濟損失明顯,但間接損失可能更為嚴重,導致低增長和更大的收入差距。腐敗降低了對政府的信任,侵蝕了個人的道德標準。
比利時央行行長斯邁茨周四表示,比利時經濟自3月22日恐襲以來沒有遭到大損失。斯邁茨稱,宏觀影響一般,而且其他國家類似事件的經歷表明經濟效果大部分是短期的。主要是在布魯塞爾的一些產業受到影響,酒店和飯店抱怨遭受損失,稱恐襲以后來布魯塞爾的旅游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