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繡女。南召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北緣,全縣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64萬人,其中城鎮(zhèn)居民12萬人,農村人口52萬人,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由于丘陵山區(qū)縣人多地少的區(qū)位特點,決定了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歷史現(xiàn)狀。全縣柞蠶資源豐富,素有“召半省”之稱。以此為原料的繅絲、織綢、絹紡、織毯等深加工鏈條不斷拉長,圍繞蠶絲、絹、綢、繡品、服裝、絲毯的系列化產品開發(fā),已先后建起了繅絲廠、麻絹廠,職工近千人,手工繅絲及棉加工戶2萬多戶,絲織、繡品加工企業(yè)3個,并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素質高、技術精的產業(yè)工人,“繡女”這一特殊群體便應運而生。近幾年來,隨著勞務經濟的深入發(fā)展,以及在政府的推介宣傳和大力倡導下,“南召繡女”的勞務品牌順勢而立,影響日益擴大。為了深入開發(fā)“南召繡女”勞務品牌,南召縣不斷加大對從業(yè)人員的組織培訓。一是職業(yè)技能培訓,提升“繡女”整體業(yè)務素質;二是開展法律、道德知識講座,增強法律意識。通過培訓,務工人員業(yè)務技能進一步強化,形象品位進一步提升。至今,已有6萬余人“南召繡女”出現(xiàn)在國內各大城市,尤以江、浙一帶居多,形成凡有絲綢工業(yè),便有“南召繡女”的喜人局面。通過勞務品牌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南召繡女”的品牌地位逐步得到加強,外出務工人員日益增多,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形成了“以勞務塑品牌,以品牌促勞務”的良性互動效應,勞務經濟得以進一步深入發(fā)展,成為支撐南召縣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
民權工藝畫制作。近年來,民權縣縣委、縣政府依托“中國畫虎第一村”優(yōu)勢,著力打造“民權畫虎”勞務品牌,逐步使這一品牌做大做強。據統(tǒng)計,目前民權縣從事畫虎的農民有近4000余人,他們中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三世同堂作畫者比比皆是。他們以工筆畫虎為主,已輻射帶動周邊兩省三縣數千名農民從事或經銷農民畫,形成了以王公莊為龍頭的農民畫家群,年繪畫作品2萬余幅,創(chuàng)產值600余萬元,每年約有20%的繪畫作品遠銷新加坡、日木、韓國等東南亞地區(qū)和國內書畫市場。造就了肖老卿、王建民、王培雙、王培振等一批知名畫家,帶動了一大批繪畫愛好者。申報注冊了“民權虎”、“王公莊”、“王公莊畫虎村”三個商標,叫響了“民權虎”工藝畫制作品牌。目前,全縣在上海、廣州、北京、西安、鄭州、汕頭等地從事畫虎或經銷工藝畫的農民就達千人,每年創(chuàng)收近5000多萬元,取得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民權縣被省市勞動部門先后授予勞務輸出基地縣、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勞務輸出先進工作縣,王公莊村也先后被評為全國文化(美術)產業(yè)示范基地、河南省特色文化(繪畫)村。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長劉云山,省委書記徐光春,原省長李成玉等領導先后到民權視察勞務工作,并給予高度評價。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河南日報、香港鳳凰衛(wèi)視等新聞媒體相繼報道了民權縣打造“民權虎”工藝畫制作品牌的做法和經驗。
商城縫紉。商城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全縣總人口72萬人,2006年全縣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達24.68萬人,其中從事縫紉的就有9.8萬人,占外出務工總人數的38.9%,勞務收入9.3億元,占全縣勞務總收入的59.1%。商城縣縫紉技術歷史悠久,縫紉工勤勞樸實,技術精湛,享譽長三角、珠三角,并形成了獨特的“縫紉文化”,從2003年起,商城縣大力開展縫紉工培訓工作,對農村外出勞動力進行不同層次的裁、剪、縫、編、織、繡的技能培訓,截止目前,全縣縫紉工培訓學校12所,擁有培訓場地6000多平方米,教學培訓設備800多臺,專業(yè)教師60多名,年培訓4000至6000多人。主要向長三角、珠三角輸出,以上海杰帝玩具總廠、浙江神鷹服飾集團和姐妹服飾有限公司為龍頭的200多家服裝廠、玩具廠實行訂單式輸送。商城“縫紉工”60%已成為企業(yè)的骨干,走上企業(yè)管理崗位,據不完全統(tǒng)計年薪在10萬元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就有百人以上。浙江省諸暨市有商城縣縫紉工3萬多人,姊妹服飾有限公司就有700余人,占該廠工人70%以上;上海杰蒂玩具廠是一家外資企業(yè),該廠有商城縣縫紉工1000人,占工人總數的80%。該廠還在商城縣辦了分廠,各鄉(xiāng)設加工點15個。在務工地,他們自發(fā)的成立了商城籍縫紉工管理協(xié)會,受到當地勞動部門和廠家的歡迎。
項城防水。項城市現(xiàn)有農村勞動力65萬人,有30萬人外出從事建筑防水行業(yè)。2007上半年,全市建筑防水業(yè)共簽訂建筑防水工程合同額68億元,北京奧運工程、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防水工程分項,多數由項城市人承攬施工,業(yè)績遍布全國各地,占領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建筑防水業(yè)市場。近年來,項城人憑借過硬的技術、良好的信譽、優(yōu)質的服務不斷拓展市場,在全國建筑防水行業(yè)站穩(wěn)了腳跟,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全市擁有大小專業(yè)防水公司4000余家,其中資產1000萬以上的企業(yè)200多家,專業(yè)技術人員2萬余人,項目經理9000余人,從業(yè)人員持證上崗率達90%以上,創(chuàng)出了響亮的“項城防水”勞務品牌,為全市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平輿防水。平輿縣建筑防水源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99年,以“河南省天地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的成立為標志,遍及全國各地的12萬平輿建筑防水大軍由“散兵游勇”變成了“正規(guī)軍”,形成了以“天地防水”為代表的“平輿建筑防水”勞務品牌。河南省天地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具有專業(yè)建筑防水貳級資質,擁有本行業(yè)最高級別執(zhí)業(yè)資格,是河南省建筑防水工程施工重點企業(yè)。平輿縣12萬外出建筑防水大軍龍頭企業(yè),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54個大中城市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施工隊3800多個,擁有高、中級工程技術人員1700多人,從業(yè)人員持證率達85%。工程業(yè)績有北京西客站、首都機場新航站樓、國家廣播電臺、天津大車站、太原市體育中心、青銅峽鋁廠廠房、蘭州至寶雞鐵路復線穿山隧道、廣州地鐵等千余個國家、省、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的防水工程,多次被評為“河南省出省建筑施工先進企業(yè)”平輿建筑防水已成為全縣的一大支柱產業(yè),年創(chuàng)勞務收入12億元,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816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8%,催生一大批百萬、千萬元富翁。一些人致富不忘家鄉(xiāng),返鄉(xiāng)二次創(chuàng)業(yè),止于目前,全縣建筑防水務工人員累計回鄉(xiāng)投資5億元,創(chuàng)辦企業(yè)360個,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yè)97個,形成了以“平輿建筑防水”為龍頭醫(yī)藥、農副產品加工、建筑材料、養(yǎng)殖等新興支柱產業(yè)。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