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原來是條小溪流,因持續干旱幾個月前就沒有水了。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動物活動頻繁的地方開挖了小水塘,每隔三至五天人工給小水塘補水供動物飲用。
地上留下清晰的腳印,證明云豹不久前剛來這里喝過水。
設124個飲水點給野生動物人工補水
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田立新和李奇的陪同下,中國日報社記者步行走進了保護區。從表面看,擁有著眾多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的南滾河自然保護區依然保持著一片蔥郁、寧靜的景象。
可是,步行沒多遠,我們就看到保護區內許多水塘干涸,并干裂。田立新介紹說,這些就是野生動物平時的飲水點。由于干旱,很多飲水點都沒水了。他們發現這種情況后,為了防止野生動物渴死,對這些飲水點進行人工補水,可是由于旱情嚴重,剛補充的水很快就干了。為了防止水滲漏,他們嘗試在一些小水塘底鋪設塑料袋,可是,當動物飲水之后,有的喜歡在水塘里打個滾,塑料袋就弄破了。于是最后他們采購了一批橡膠桶,把水桶埋進土里,周圍再用水泥加固,或者直接用水泥對飲水點進行修筑,這樣人工補充的水就不容易下滲和蒸發。
記者看到在人工補水點的周圍,泥土里留下了動物清晰的腳印,田立新和李奇介紹說,從腳印的類型可以看出,不僅有梅花形的大型貓科動物腳印,還有類似扇形的偶蹄類動物腳印。很顯然,就在不久之前云豹、水鹿等野生動物剛來過這里喝水。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于1980年成立,在這30年中還沒遇到過如此干旱。到目前為止,保護區內有70多種野生動物由于干旱受到缺水威脅,比如野豬、黑熊、麂子等?!睖嬖茨蠞L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楊紹兵說,“由于持續干旱,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所需要的水源、食物和棲息地等資源都受到一定影響。保護區內共有四條河流(南科河、南板河、南滾河)的水位比去年相比下降了0.3米,箐溝干涸3條,野生動物固定飲水47個水塘下降,6個塘干涸?!?/p>
楊紹兵說,“我開始時很著急,可是我想,我們寧可花錢買藥治病,也不希望把錢花在買棺材上。3月中旬,我們決定對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進行人工臨時性補水,可是到底怎么做,以前沒有經驗可循,我們只好摸索著做?!?/p>
熟悉保護區情況的林管員開始行動起來,他們的腳印踏遍了整個保護區,最終在動物活動頻繁的地方確定了124個補水點,很多點都進行了改造,或著埋橡膠桶,或者直接用水泥就地建小水池,之后每隔3至5天每天把水背上山對這些點進行補水。
李奇參與了保護區其中一個區域的補水點選擇、修建、補水工作。他說,從決定設立人工補水點開始,早上6點起床,除了要帶上一些補充體力的干糧外,每人還要扛一桶25公斤的水,走三個小時以上的山路到保護區深處給動物們補水。
楊紹兵說,很高興至今保護區內還沒有發現動物渴死的情況。他說:“我們的做法是個探索,也許會對同樣面臨干旱挑戰的其他地方是個借鑒。” 的確,作為被譽為動物王國的云南,百年一遇的干旱的確對野生動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了解,保護區內臨時組成的補水小組一共有12個, 3人為一個小組。這12個小組要承擔保護區45個水源點的補水工作,在沒有降雨的情況下,小組每三天都要到補水點補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