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推進災后重建”,指引了災后重建的正確方向。
全市近18萬戶城鄉災毀住房急需永久性重建。一所結實漂亮的永久性住房以及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生活,是人心所向。
指引災后重建勝利,需要一個正確的方向。
胡錦濤總書記在成都視察抗震救災工作期間,作出了“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推進災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分別對此提出具體要求和殷切期望。
“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從2003年就開始城鄉一體化實踐的成都深有體會。而作為省會城市和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還肩負著帶頭完成好災后重建任務和為全省先行先試、積累經驗的雙重責任。
成都提出“四個結合”——鮮明的指導思想,為災后重建清晰定位、指明方向:堅持災后重建與試驗區建設相結合,家園重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物質家園建設與精神家園建設相結合,政府推動與群眾自救、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相結合,以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實現“三化聯動”,努力把重災區建設成為科學重建、科學發展的樣板。
成都提出“三年全面恢復”“五年全面提升”——明確的主要目標,為災后重建繪出藍圖、引領未來。
成都提出“六大工程”——科學的工作部署,為災后重建鎖定重點、排陣布局:損毀房屋重建、基礎設施重建、公共服務設施重建、生產設施重建、城鎮體系重建、生態環境重建。
而在號召災區自力更生、奮起自救的同時,中央果斷作出恢復重建的重大決策,啟動對口支援機制。上海、福建、重慶等對口援建省市,對成都的友情堪比“桃花潭水深千尺”。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之所在,也體現著黨的決策能力和執政能力。
“對歷史負責,向世界交代”,這是成都擲地有聲的承諾。兩年過去,成都用災后重建的實踐驗證了諾言:我們不但戰勝了困難,而且實現了新的發展和進步;我們不但可以把災區新家園建設得美好,還找到了辦法積累了經驗,可以把成都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實踐進一步深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