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羌人谷展覽館
恢弘的羌式大門,門口懸掛玉米、辣椒、一座石砌的“泰山石敢當”分列左側,威武赫赫?!澳阒肋@個是干什么的嗎?”11時,抵達位于鄉政府旁邊的羌人谷文化博覽館,胡海運抓著門梁上五彩繽紛的彩條布考著筆者。望著這個別具羌家特色的大門,筆者臉上一片惘然?!拔宸N顏色的彩條布剪成這樣札在一起懸在門口象征著五谷豐登?!?/span>
“這個是羌族用來干什么的?這個象征著什么”在民居廳、羌繡廳、臥室、廚房、自然資源廳,胡海運抓著千奇百怪的物什一一將筆者考倒,筆者越發佩服起他對羌族文化的了如指掌,越往里走,博覽館的每一個房間的讓人驚嘆不已,羌族所有的耕種方式、勞動器具以及龍溪所有的草藥、礦物都你都可以在這里覓到,置身期間,看著那鋤頭、碗筷、酒壺甚至女人坐月子丈夫睡在床邊的睡凳,都有一種恍若隔世的錯覺,以為真的回到古老的羌家,“我們當時做的標準就是要讓外行看得了熱鬧,內行能做研究。”
此言非虛,一個插曲是5月1日這個博覽館擴建竣工后,在客廳懸放的蜂桶因為做得太逼真第二天就引來了一大群蜜蜂在上面筑巢安家,儼然當成了民居?!懊鄯涠挤植磺宄?,看來胡市長他們做得真的很像?!苯^后一直守著這里的羌族婦女陳平花看著胡海運在館內花的每一份心思,“每一樣東西都是花錢從老百姓家里收購的,有的找了好幾個月才找到,有的還是在搬到這里之前老百姓還在使用。”
據陳平花介紹,為了發展旅游,胡海運目前已經通過阿壩州民族研究所培訓了一名導游,羌語、羌繡的學習也在龍溪小學全面鋪開,“在龍溪一天,就要為龍溪的未來多想一分。”胡海運說。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王巍 汶川縣委宣傳部 鐘美蘭)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