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熱議:是否作秀
最初推行“目標績效管理”時,當地百姓首先想到的是:這樣的考核有沒有意義?會不會走過場。
而許多鄉鎮、部門“一把手”也尋思著,考核年年有,這次的“目標績效考核”會不會不一樣。
如今,這項機制已堅持推行3年。記者隨機調查發現,對于官員的目標考核,當地老百姓多數持肯定態度。“現在村里一年所做的事,相當于以前好幾年,干部目標考核這東西,我覺得管用。”仕陽鎮榮西村村民林典和說,這兩年,村里發展了400多畝油菜花,60多畝桃樹,新建600多米游步道,并引入泰順傳統木偶表演、斗牛場、茶葉現場制作等旅游項目,農家樂發展快,年人均收入3年翻了一番。
溫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近3年,泰順綜合評價均位居該市前列。今年上半年,泰順縣經濟社會發展許多單項指標增幅列全市前列,該縣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增幅分別位居溫州市所屬縣、市(區)第一位和第二位。
但泰順不少干部也有自己的看法,認為現行的考核機制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個別部門、鄉鎮干部在工作中就會圍著考核轉,只顧大事,忽視得分不高的“小事”,有些甚至是有關民生的事。而對于機關而言,工作性質不同,卻按同一種方式考核,結果并不能完全反應實績。特別是在鄉鎮目標考核方面,即使同一類鄉鎮,因人口、地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同,并不能完全反映鄉鎮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工作能力與業務水平。
考核永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任何考核機制均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泰順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核辦法將會不斷調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