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待助
本刊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云南與南亞的合作,無論是機制還是平臺都逐步在完善,但深入推進所面臨的一些深層困難,僅靠云南一省之力難以解決,相關的舉措需要從國家層面推進。對內,相關的政策應在考慮云南特殊區位和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有針對性地發力。
其一,相關的協調和規劃需要上升到國家層面。如中緬陸路大通道建設及全面推進涉及到國家外交等方方面面的組織協調工作,僅靠地方的努力難以實現和完成。這就需要把中緬陸路大通道建設上升到國家層面進行規劃實施。
孔燦表示,大通道還沒建起來,主體上還是不便捷,運輸成本還很高,現在鐵路的運輸滿足率只能達到30%,物流的運輸90%靠公路運輸,客運當中公路也占很大的比重,所以使物流人流成本增加了。這也是云南發展面臨的一個難題。
其二,建設缺少資金。云南是山的王國,山區、半山區面積占全省土地面積的94%以上,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30多座。山脈之間,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紅河等大江大河不息奔流。多位受訪者反映,鐵路、公路的建設地形復雜,耗資巨大。在長期的建設中,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對云南的交通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但資金缺口仍舊較大。
其三,相關的政策需要切實考慮云南的特殊情況,區別對待。“我們在這個區域的合作,向西南開放和東部沿海開放不一樣,東部沿海是引進來為主,我們西部地區的合作是走出去為主,是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或是不發達國家的合作,所以我們更需要一些政策上的創新。”孔燦對本刊記者表示。
當前,云南省外貿進出口總額不高,但對外投資在全國的比重并不低,特別是與緬甸等周邊國家的合作,占比更高。能源的開發,資源的開發,農業的合作,這些如果用沿海開放的政策來套就很不適應。
比如,云南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有一個產業叫做“三外”產業,所謂“三外”產業就是資源是外面的,市場是外面的,能源也是外面的,國內只是負責加工生產。“如果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規模必須一下達到多少,像這樣限制我們就干不成了,因為不可能說一下子就上千萬噸的鋼鐵廠”,孔燦認為,國家應針對西部對外合作的特點,要考慮與西部省區合作的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的情況,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撐。(記者李自良 王仁貴 伍曉陽)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