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后,鳥巢先后舉辦了意大利超級杯足球賽、世界車王爭霸賽以及歌劇《圖蘭朵》等賽事和演出活動。水立方也舉辦了大大小小100多場活動。不過,經營效益并不十分理想。
鳥巢運營中,體育賽事票房不高是最大難題。以8月8日巴薩對國安的足球友誼賽為例,近六成的上座率,一多半以上是各種名目的贈票。“鳥巢最大的容納量為9萬人,一般的活動很難達到這樣的上座率。一兩萬人在鳥巢里都會顯得空空蕩蕩。所以要給各合作單位贈票,并且提高門票的售價。”知情人表示。
歐洲的足球五大聯賽、美國的NBA等使一大批體育場館不僅不虧損而且大多有盈余,但是,“國內體育市場諸如足球、籃球等大型競賽項目商業化價值低,中國的優勢項目很多不適宜在大型場館進行,票房也低。因此,鳥巢難以持續性開展大型比賽。”李愛慶說。
兩三年后擺脫對門票的依賴
奧運場館參觀熱給鳥巢、水立方帶來了巨大收益。王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截至2009年底,已經有超過4000萬人次來到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參觀,“平時13萬、周末30萬左右的人流以及每天5000多人參觀鳥巢和水立方,讓外國場館羨慕不已。”
李愛慶透露,賽后運營一年多來,鳥巢綜合運營收入達5.5億元,水立方也有1.5億元進賬,“水立方財政基本不虧損,鳥巢近期也保持財務平衡狀態,但其中超過七成來自門票收入。”
“奧林匹克公園有著世界最大的廣場、最豪華的場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比兩個頤和園都大,僅靠游客支撐奧運場館的運營顯然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多辦一些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王春表示。
據李愛慶透露,他們正在申辦201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籌辦大型駐場演出等。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水立方目前已全面完成賽后改造,重張開業,對公眾、游客開放運營的面積占總面積的76%。通過新增的嬉水樂園、公眾游泳、健身和體育會展、特許商品開發等多業態經營,初步實現了多元化運營。“下一步,水立方在保證整體收入持續穩定的基礎上,今年力爭將非旅游參觀收入比例提升至40%,未來逐漸提升甚至超過50%,實現全面盈利。”李愛慶說。
“鳥巢作為奧運主場,相比其他任何奧運場館都存在體量巨大、改造難度大的困難。因而,對于鳥巢我們將采取‘邊開放旅游參觀、邊舉辦文化體育活動、邊陸續開展改造’的辦法,逐步實現功能完善、多元運營。”李愛慶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奧運博物館”已經落戶鳥巢,他們也正在進行“奧運主火炬”遷移改造。同時,鳥巢還有超過8萬平米的區域,將用于奧運特色餐廳、紀念品零售以及賓館、會議會展等多種服務功能開發。
“預計兩三年后,鳥巢、水立方這兩個具有地標意義的奧運場館,將擺脫對門票的依賴。”李愛慶告訴記者。(記者 宋雪蓮)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