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房企短期影響有限
業內人士認為,預收資金監管會讓開發商“活錢”變少,但隨著開發商自籌資金能力的增強和2010年開發商項目資金回籠,短期內資金實力不會因此受限,對房價的直接影響也較小。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表示,今年銷售業績優良的企業獲得了充裕的資金,為未來開發商拿地提供了資金保障。此外,開發商獲利渠道多樣,一方面如果價格低,銷量就成了高業績的保證。另一方面,即使銷量不好,但是成交單價高,依然保證開發商取得豐厚業績,例如“麗來花園”僅簽約22套,但是成交單價48385元/平方米,也讓該開發商的銷售業績達到11.54億元。
53個樓盤搶搭“末班車”
為了搶搭政策的“末班車”,開發商在年末上演了瘋狂的開盤戲。
記者從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看到,截至12月16日,本月取得預售證的項目累計達到了53個,再次刷新年度當月預售的記錄。也就是說,這53個項目無須把預收款納入監管賬戶。項目的扎堆開盤,也讓年末的市場成交量上揚。根據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統計,12月上半月,北京期房住宅合計成交了6691套,環比11月上半月的5752套上漲了16.3%;現房住宅共成交780套,環比上漲了53.8%。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