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投入6000萬元

新疆烏魯木齊SOS兒童村
如何讓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得到有效矯治,讓他們健康走上社會,不再“回流”,這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
5月14日,新疆烏魯木齊S0S兒童村。
吃完早餐,艾克拜爾被民政廳的人接走了,“聽說自治區的一位領導要帶著他去買學習用品”,本來不幸的艾克拜爾轉眼間成了一個幸運兒。
對于現在的生活,艾克拜爾只能用“做夢一樣”來形容。當天下午,記者在S0S兒童村見到他的時候,他抱著一個可愛的大抱枕,坐在客廳的毛毯上,一邊和兩個弟弟翻滾著玩耍一邊看電視。艾克拜爾所在的3號家庭,加上他一共有8個孩子。
“連睡覺的時候他臉上都掛著笑。”姐姐尼亞孜古麗說。
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他還在哈爾濱過著食不果腹的流浪生活,當哈爾濱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發現他時,他“渾身上下黑得只剩下一雙會說話的眼睛”。
不知是真的忘記了,還是害怕打破現在的美好生活而故意隱瞞,一問起他的家庭情況,他總是搖頭。而當記者問他在哈爾濱的流浪生活,他的臉上也陰郁起來。
“如果找到了你爸爸媽媽,你回去嗎?”他搖頭。
他覺得呆在兒童村,“非常快樂”。
回到新疆之后他就說“想上學”。5月13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他已經開始上學了。由于底子薄,他從一年級上起。
“晚上回來就做作業,今天早晨也起得很早,在那兒讀漢語拼音。”姐姐阿依仙木告訴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