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那么我們現在也很想知道“兩個凡是”這個“精神枷鎖”是怎樣打破的呢?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解放是如何實現的?鄧小平對“兩個凡是”持什么態度呢?
曹普:應該說,“兩個凡是”一提出鄧小平就很鮮明地表示了反對的意見。1977年4月10日他給中央寫了信里面就提出要準確地、完整地來理解毛澤東思想,實際某種意義上也是針對“兩個凡是”的不準確、不完整。后來他又不斷地說“兩個凡是”是不行的,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清楚讓我出來工作的問題。他說馬克斯、恩格斯沒有說過“兩個凡是”的問題,列寧也沒有說過,毛澤東自己也沒有講過,因此“兩個凡是”應該是站不住的。但是,小平的話沒有公開報道出來,大家有的也不知道。
在打破“兩個凡是”這方面是通過一篇重要的文章,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報發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從題目就可以看到它的主要意思,檢驗真理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實踐,實際這就排除了指示等一些個別的只言片語,當然,矛頭是針對“兩個凡是”去的。
所以文章發表后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這就講到真理標準的阻力。文章發表后很快就有人指責這篇文章是砍旗的文章,政治上很“壞”,包括對參與文章發表的,支持文章討論的中央領導同志包括胡耀邦同志的批評,這使得他們的壓力很大。
主持人:那之后這個阻力又是怎么被突破的呢?
曹普:突破這個阻力關鍵還是鄧小平的支持和他的鮮明態度。1978年6月2日,就在真理標準討論受到壓制,堅持實事求是的人受到批評的關鍵時刻,小平同志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了一個講話,這個講話明確地提出:要打破精神枷鎖,使我們的思想來一個大解放。實際上是支持了這場討論。
在6月24日,在小平講話后,解放軍報在中央軍委秘書長羅瑞卿的支持下又發表了一篇文章《馬克斯主義的基本原則》,繼續批評“兩個凡是”。在這之后,包括七八月間,小平同志又找一些堅持“兩個凡是”的、批評討論的一些人談話,提出不要下禁令,不要設陷阱,要活躍思想,要深入開展討論。
在這個同時,包括葉劍英、陳云、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也都紛紛表態或者發文章支持這個討論,倡導毛澤東提出的實事求是等正確的意見。
自此之后,包括各個省區市的領導人也紛紛出來表態支持真理標準的討論。這樣就形成了從上到下的支持聲勢,這就為這場討論的最后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那今天來看這場真理標準的討論所產生的重大歷史意義有哪些呢?
曹普: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沖破了“兩個凡是”、“個人崇拜”的思想禁錮,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在解放思想后,應該說改革開放要有一些新的東西,要有一些新的路子、新的方針、新的政策,這樣的一些東西才能逐步提出來。
在當時來說它的意義就是打破了“精神枷鎖”,重新恢復了黨的正確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也就是剛才我們所說的為什么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文革之后,到1978年我們才能再談改革開放,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思想大解放。
第二個意義就是這場討論應該說是開啟了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思想解放的先河。因為在這之后不斷地又有大大小小的思想解放,這個先河應該說就是這場大討論。所以說它的影響是深遠的。我想這個影響隨著我們的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發展還會起到長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