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正在成為困擾未成年人的頭號“癮癥”,被喻為“電子毒品”,戕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發為數不少的青少年走向犯罪——
別再讓孩子陷入網游的深淵
“RPG”、“ACT”、“STG”、“SLG”是什么意思?要是出這道搶答題,成年人未必能搶得過青少年——這些是種類繁多的網絡游戲名稱,如今正誘惑著一大批未成年人,他們中,有的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家長們嚴厲聲討:“一些網絡游戲簡直就是地獄,玩家則是囚犯,為了游戲中的升級廢寢忘食地戰斗?!狈ü僖埠粲酰骸皠e讓網絡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工具箱’?!睂<揖嬲f,“網絡游戲成癮對青少年的戕害不亞于鴉片!”
為什么孩子們對網絡游戲(簡稱“網游”)如此的癡迷?如何引導他們走出“深淵”?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網游——困擾未成年人的頭號“癮癥”
10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區一所重點小學。
中午時分,吃過午飯,四年級三班的孩子們沒有像往常一樣到戶外活動,而是靜靜地趴在桌子上認真地做著題,這是一份名為“說說你的心里話”的調查問卷。
問卷包括業余時間如何安排,業余愛好是什么,是否喜歡網絡游戲等15個問題。記者發現在全班44份答卷中,只有4個學生是從來不觸碰網絡游戲的。其余40名學生業余時間大部分用來玩網游,而且,網游經歷大多在1年到3年之間,有一名學生甚至5年前就開始接觸網游了。而這些孩子的年齡只有9歲。
“對網絡游戲上癮的孩子我們班有一個,因為孩子還小,我常與家長溝通,共同監督?!?/p>
班主任張老師雖然對自己班級的孩子們非常自信,但說到自己的兒子,卻有著倒不完的苦水,說不出的無奈。
三年前,兒子小虎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北京市一所重點中學,如今由于整天沉迷于網游,成績開始下滑,“家里5臺筆記本電腦,他換著玩兒,我和他爸爸工作都很忙,根本管不住,快中考了,真不知道該怎么辦。”看得出張老師極為憂慮。
這種憂慮在記者周圍不乏其人。家住上海的彬彬媽媽向記者道出了對兒子的擔心:“我兒子從六七歲就開始玩網游,如今都13歲了,還是玩癮不斷,一天他告訴我自己變成了游戲中的一個僵尸。怎么才能讓他斷了這個癮呢?”北京胖胖的媽媽則發現兒子經常偷偷地把媽媽的零錢拿出去買網游用的Q幣……
《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技術報告》顯示,玩過網絡游戲的未成年人占總數的73.1%。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周左右玩一次網絡游戲的未成年人所占比例高達總人數的36.51%。
記者還注意到,2009年,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顯示,青少年網民中網癮群體比例為14.1%。2010年,北京市民盟的一項調查使這個數字上升到了14.8%,遠高于成年人的比例,而上網成癮的青少年主要就是在玩網絡游戲。時隔兩年后,這個數字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網游成癮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7%?!北本┸妳^總醫院成癮醫學治療中心主任陶然介紹說。
“從今年的統計情況看,我國網游成癮的現象出現兩個特點:一個是向高齡和低齡兩個極端發展,一個是從城市向農村發展。有很多孩子從三四歲就開始上網玩游戲了。”
“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也是目前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排在第一位的問題;而且網絡成癮也已成為全球青少年共同面臨的問題?!?/p>
陶然對記者介紹說,在中國青少年中,各類成癮行為按嚴重度從重到輕排列依次是:網絡、煙酒、賭博、毒品,而在美國青少年中,依次為:毒品、煙酒、性、網絡。可以看出,網癮對青少年的影響,在我國要甚于美國。
網游正在成為困擾我國青少年的頭號“癮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