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類觀察
投行“欺人”是普遍現象
深圳私募股權投資界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人士直言:“投行欺負企業是普遍現象。”
這位人士告訴記者,國內對投行承銷企業上市采取包銷制,投行向企業承諾發行多少,如果沒達到發行目標,投行得自己掏錢買股票。而國外不這樣,投行承銷前,無須簽訂包銷協議,經過他們服務后,企業還不一定能上市發行。這樣,在企業境外上市前選擇投行時,一些投行就會先以高估值吸引企業選擇由其負責承銷。等項目到手后,投行對企業的“綁架”也開始了。投行就會以類似當當網上市前國際局勢等各種理由,降低對企業的估值。這時,由于選擇這家投行后,企業已面臨投行介入承銷后工作人員高額的差旅費、服務費,以及會計師、律師服務費,不得已硬著頭皮將上市工作進行下去。
降低對企業的估值,投行所得承銷費用將相應降低,但投行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這位人士說,投行承銷企業的目的一為賺取承銷費用,另外的一個目的就是維護自己的基金客戶。對企業的估值越低,企業上市后,投行為其基金客戶推薦的該企業股票的獲利就越高,就越能牢牢綁定自己的基金客戶。
他提醒企業,全國每年有不少企業,由于不堪投行給出的低估值,只好在付出服務費后,將上市計劃暫時擱淺。
■回應
李國慶:正給董事會寫檢查
就微博上熱議的當當網CEO李國慶與投行女對罵的事件,李國慶發微博表示,“正在就創作中的臟話給董事會寫檢查”,并表示其微博中評論里有臟話的也都會請秘書刪除。對于他所引發的投行改革討論,李國慶表示“不準備接受媒體采訪。”綜合《京華時報》、《深圳商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