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國慶與“大摩女”互罵看國際投行
當當網CEO李國慶與“大摩女”(事后大摩聲明不是其職工)通過微博互罵,并自曝當當網曾備受資本欺負,雖然語言“很黃很暴力”,但李國慶的一些話還是引起了一些共鳴,目前已有業內人士幫腔稱國際投行“綁架”企業是普遍現象。
當當網CEO罵國際投行“為了拿到生意,給當當網估值10億~60億,可到香港寫招股說明書時正值朝韓沖突,只給出7億~8億估值”。假如李國慶說的是事實,那這里面就藏著天大忽悠:一個企業估值竟然在10億~60億區間,上限是下限的6倍之多,這不叫忽悠又叫什么?而企業居然相信這種估值,可見其不是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就是到美國上市心切。那么,在估值如此之高的情況下,突然找一個理由竟然降低到了只給出7億~8億估值。再次說明,所謂估值,就是國際投行一張嘴的事。
但為什么大摩明知估值低將少拿承銷費,卻還要如此大幅度降低估值呢?是國際投行尊重真實嗎?《深圳商報》報道的一位深圳私募股權投資界人士的話值得玩味:對企業的估值越低,企業上市后,國際投行為其基金客戶推薦該企業股票的獲利就越高,就越能牢牢綁定自己的基金客戶。從美國在金融危機階段對其本國一些投行的調查看,一些投行常伙同基金投資,即:國際投行包裝時故意壓低估值,然后背地里伙同基金投資,一上市大賺特賺,遠比承銷費用賺得多。國際投行包裝一個企業兩頭賺:賺取被包裝企業的承銷費;賺取自己基金客戶的合伙投資或者顧問咨詢費。
當當網和優酷網去年底在美國成功上市并且首日開盤異?;鸨?。但優酷網股價在上市第3日就開始下跌,現已接近上市當日開盤價。也許等不到下次季報公布,股價就可能破發。當當網股價也呈現出倒U形走勢,光芒漸淡。中國股在美國往往是由熱轉冷,叫好不叫座。這里面不乏海外投資基金與國際投行合謀作祟的情況。國際投行往往是“先給你一個甜餅,然后把你推入苦海”,而他自己賺足了承銷費用,拿走了合謀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