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不清重復建設
規劃著各自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宏偉藍圖,各區縣之間展開了快速上馬的角逐。
據業內人士介紹,華數機器人、海普洛和嘉騰等多家機器人企業已入駐水土高新園。預計到年底,華數機器人項目可生產注塑機械手、沖壓專用機器人等設備500臺;江津雙福新區已與科本科技公司、華霖科技公司等10多家機器人企業簽約,其中部分企業已入駐;與璧山工業園簽約的智能裝備企業已超過25家,其中包括信鼎精密機械公司、朗正科技有限公司等。此外,合川、大足、渝北和巴南等區縣,在機器人項目招商引資方面也各有斬獲。
“大家一擁而上,勢必會導致機器人項目分散、重復建設,不利于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焙螄镎f。
重慶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表示,對于機器人企業而言,哪里招商條件最優惠,它們就樂意到哪里。在這種情況下,我市原有的產業規劃布局就會被打亂。
專家的擔憂其實正在成為現實。記者了解到,按照我市的機器人產業規劃,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大功能區分工各有不同,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并非涇渭分明。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規劃為服務機器人功能區的江津雙福新區,引進的元譜公司、重慶社平科技有限公司,都是主營工業機器人的機器人企業。
而定位于工業機器人和配套功能區的兩江新區,卻提出了“首先發展工業機器人,逐步發展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具體規劃。
是否造成產能過剩?
更讓專家憂慮的是,機器人項目一哄而上的現象已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透露,目前全國至少已有30多個地方通過建立產業園等方式進軍機器人產業。
在這股機器人熱潮的背后,不外乎是機器人產業前景良好。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麥肯錫的統計數據及研究報告,2013年,全球銷售工業機器人約18萬臺,銷售總額1800億元。其中,我國市場銷量和銷售額均占五分之一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機器人銷售規模將達到3萬億元。
“從實際銷量來看,目前在我國乃至全球,機器人的市場都不大,絕大部分的使用需求還未被激發出來?!焙螄镎J為,今后幾年,政策扶持對于激活潛在的機器人市場非常重要。
但在吳安看來,由于各地競相布局機器人產業,這一產業正面臨著一步步走入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的危險境地。如果不及時“懸崖勒馬”,機器人產業有可能步光伏產業的后塵。
現實是,危險已現端倪——重慶七八十家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中,專業的正規軍不到10家。數量遠超正規軍的“雜牌軍”主要靠低價搶奪客戶,有的甚至使用劣質電源、管線等來做系統集成。
鑒于這種狀況,吳安建議,在既無機器人核心技術,又缺乏應用型人才的重慶,無論是企業還是各區縣,都不應盲目涉足機器人行業。
不過,兩江新區裝備產業領導小組組長李光卻相對樂觀。在他看來,一個具備優勢的產業,總是會經歷從無序到有序、在競爭中淘汰弱者的發展過程。“我國的光伏產業正是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才做到全球第一,并且目前已逐漸進入理性發展階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