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正是年貨購買高峰期,市民購買時尤其要注意把好質量關。王從啟/攝
鏡頭③
淀粉充肉進香腸
昨日下午,記者探訪了周谷堆的臘味市場。在腌制品集中區里掛滿了各色腌制品。記者看到大量的臘味堆放在攤位上,一些商品的外包裝上標有產地和保質期,但是大部分臘味商品沒有外包裝。
針對最常見的臘味香腸,記者向老板詢問價格。“我這有五種,價格從每斤8塊到11塊不等。如果是飯店用的話,你買這種便宜的就行了;如果自己吃的話,那你還是買價格高一點的。”為什么會有兩種選擇?在記者的再三詢問下,這位老板透露,價格高一點的香腸肉比較多,價格低的就難講了,“里面有很多都是淀粉,不好吃。”
另一家臘味店的老板告訴記者,有不少來進貨的人就喜歡買那種淀粉多的香腸,“批發回去自己賣,很多人分辨不出來,買回去吃才能知道。”
鏡頭④
生產日期自己貼
對于不少老合肥人來說,過年的時候離不開傳統糕點。記者在城隍廟市場里發現,基本上每家商戶都備有云片糕等商品。但是記者在探訪中發現,部分糕點的生產日期存在貓膩。
在一家食品店門口,商家將一些已經拆開的云片糕擺放在攤位上,記者拿起外包裝仔細觀察后發現,這些糕點的保質期只有60天,而從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看這些糕點早已經過期。“這是樣品,正品在那邊。”老板向記者解釋。隨后,記者拿起了老板推薦的所謂“正品”,卻發現這些“正品”的外包裝上都沒有印生產日期,只是在包裝的一邊,用小貼紙貼上了一個生產日期。“這生產日期怎么不是印上去的,都是自己貼上去的?”記者詢問商家,“云片糕都是這樣賣的,你放心肯定沒有過期,剛才還有一個人買走一大包。”
記者發現,也有一些包裝正規的云片糕印著專門的生產日期,但是兩者的價格卻有差距。“有日期的貴了5毛錢。”其中一位商戶老板對記者說。(王天昊、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