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年貨很“豐盛”
“2月1日,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我們就飛回家啦。”合肥女人街一家臺灣奶茶店的老板琦琦和小順興奮地告訴記者,“媽媽春節(jié)前幾天會去買年貨,到時候我們所住的新竹市中心,就會禁止機動車輛通行,市民們全聚集到那里挑選年貨。”小順說,由于大年三十前一天農貿市場就會全部關門,所以家里總是會買很多東西,把冰箱都塞得滿滿當當?shù)摹2少徚闶愁惖乃痔恰⑴\執(zhí)堑饶曦浭呛⒆拥氖拢f,而媽媽主要負責買菜,最終會做成除夕餐桌上的“獅子頭”、“白菜鹵”和“白昌魚”。
琦琦說,臺灣人在置辦年貨的習俗上和合肥是很相似的,比如他們也會去農貿市場買“福”字、“春”字然后倒著貼在門上以祈求福順。不過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他們的年貨中還包括一種叫做“銀柳”的裝飾品——一種長著小芽的柳枝,擺放在家門口,據(jù)說這也是“迎春”的一種形式。
他們的年貨叫做“溫暖”
快過年了,長豐縣雙墩鎮(zhèn)富水村李小郢村民組的李家三位老漢也在忙著準備年貨,不過,該準備的年貨都有好心人送來了,除了吃的排骨、花生油和蓋的大棉被,李家三位老漢和他們的養(yǎng)女李珍還收獲了一份特別的年貨,那就是更多的愛心。
李珍告訴記者,自從報道之后,有很多好心人聯(lián)系她,給她捐款,給三個爸爸捐款捐衣服。年關之前,在中綠廣場附近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下崗女工關女士還委托記者,給李家三位老人送去了1000元。而在政務區(qū)一家工地施工的中建三局某項目部也專門采購了棉被、鮮肉、米和花生油,并送到了三位老漢的家中,這些年貨堆滿了他們用28根木樁撐起的房子。
李珍說,這些實實在在的年貨原本是他們不敢奢望的,可一下子全被好心人搬到了家中。如今,三位老漢穿上了新棉衣,蓋上了厚實的新棉被,肉也腌制好了,就等著端上除夕夜的飯桌了。不過,讓李珍和她的三個爸爸最為感動的,不是擁有了這么多的年貨和捐款,而是感受到了人們對他們的關心。過年了,這個特殊家庭最珍貴的年貨莫過于眾人的愛心所帶來的那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