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我的花樣年貨
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眼看著離過年越來越近了,人們的年貨該置辦得差不多了。昨日,一些市民和在肥人士在接受記者隨機采訪時,就饒有興致地和記者聊起了他們的年貨。
買份“旅游套餐”當年貨
費女士是合肥一家公司的高層,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小時候的她習慣在過年前和家里的長輩一同去采購年貨。“什么方片糕呀、豬肉呀,還有平常很少買的新衣服,所有不能滿足的愿望都可以在采購年貨時一并滿足。”費女士說,對于這件一年一次的“大事”,家里的長輩十分講究,也想著法子把它辦踏實。
“以前辦年貨主要都買一些原材料,然后自己回來加工。”費女士說,母親會特意購買一些面粉來炸圓子,寓意“團團圓圓”,再買兩條鰱魚,做“多寶魚”。隨著費女士父母年齡的增大,節前購買年貨的傳統并沒有傳承下來,每年過年一家人都會在飯店里大快朵頤,除夕也不例外。不過在費女士看來,年貨更像是大家對春節的一份物質寄托,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年貨的形式也從傳統的吃、穿中跳了出來。“今年我就為家人買了一份‘旅游套餐’的年貨,時間是從除夕至大年初四,地點是在廈門鼓浪嶼附近的一處小別墅,希望家人把一年的辛勞都洗刷掉。”費女士說,由于不用在合肥過年,所以今年她并沒有采購傳統的年貨,“就把那邊的海鮮作為我們的大餐吧。”在費女士看來,和家人暫時躲避一下寒冬,欣賞一下異地的風景,再品嘗一番當地特色的小吃,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到時候我們也會帶一些‘福’字和春聯過去,貼在那個暫時的住處,還會買來煙花燃放,以增添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