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飛躍
中國共產黨是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基本主張的基礎上誕生的,之后又逐步將馬克思主義基本主張付諸實踐。但這些基本主張與中國國情、中國實踐之間到底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進而從根子上來說,到底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正確對待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這始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面對和作出回答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的90年奮斗,始終與對這一基本問題的回答緊密相關;而中國共產黨的90年探索,也首先圍繞著這一基本問題而展開。
在這種探索中,中國共產黨確立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并不斷推動這一進程。在這種探索中,中國共產黨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并指導黨的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聚集在這種探索史上最重要的成果,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
第一次飛躍和成果,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同志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七大上的口頭報告中,毛澤東同志在談到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時特別說到,馬克思主義有香的馬克思主義,有臭的馬克思主義,有活的馬克思主義,有死的馬克思主義。我們到底要什么樣的馬克思主義呢?毛澤東同志要求我們選擇的,毫無疑問,當然是香的、活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臭的、死的馬克思主義。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沒有被書本上的條條嚇倒,也沒有一直對外國經驗和共產國際的指令盲從,而是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了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