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中國·紅色經典)國歌背后的故事——訪聶耳侄女聶麗華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今天,當這慷慨激昂的旋律響起,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總會蕩漾起一種特殊的情懷。這首歌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更是從革命年代就廣泛傳唱的“紅色經典”。
日前,《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聶耳的侄女、云南民族電影制片廠作曲家聶麗華女士在昆明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這位76歲的老人談起了她敬愛的叔叔聶耳,講述了國歌背后的故事。
“搶”來的譜曲任務
“聶耳是一個非常積極活躍的人,他對工作從來不知道疲倦?!读x勇軍進行曲》譜曲就是聶耳主動‘搶’來的工作。”聶麗華老人說。作為聶耳侄輩唯一從事音樂藝術的人,她對叔叔的生平事跡和國歌創作過程進行了搜集考證。
當時在1934年,中共地下黨白區領導人之一瞿秋白建議要利用電影和電影歌曲喚起民眾革命和救亡的激情。1935年,田漢為上海電通影業公司寫出一部名為《鳳凰的再生》的文學劇本,后被改編成電影《風云兒女》。其中最后一節詩稿,后來就成為影片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的原版歌詞。
“1935年2月,田漢同志寫完初稿就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劇本交到了電影編劇夏衍手里?!甭欫惾A介紹,“當時聶耳正準備去日本,聽說《風云兒女》有首主題歌要譜曲,就主動向夏衍要求把譜曲的任務交給他?!?/p>
夏衍也曾寫文章回憶聶耳“搶”工作的情景:他(聶耳)不止一次同我說,“有哪部電影要作曲?我在搶工作。”一拿到《風云兒女》的劇本,聶耳就找到劇本最后那首歌,他念了兩遍,很快地說:“作曲交給我,我干?!钡炔患拔议_口,他已經伸出手來和我握手了?!腋?!交給我。’”
“聶耳就是這樣的人,對工作從來不推諉,總是爭著搶著做事情。”聶麗華說,“田漢等左翼文藝工作者的被捕讓聶耳非常憤怒,也喚起了他的創作激情,所以他才會在去日本前夕,主動請求為電影主題歌譜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