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成為國歌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義勇軍進行曲》已經廣泛傳唱、深入人心。然而從一曲紅色經典,到成為代國歌,再成為正式國歌,其間還有一段曲折的歷程。
1949年7月,新政協籌備會在《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報紙公開為國歌征稿,一個多月征集到歌詞694首、曲譜632首,但來稿中沒有一首特別令人滿意。政協會議開幕在即,國歌仍無定稿。毛澤東主席親自召集座談會商討國歌事宜,著名畫家徐悲鴻提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得到多數與會者支持。
經過充分討論醞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決議,恢復原來的國歌歌詞,確定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國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歌正式寫入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曲調高昂,旋律鏗鏘有力,充滿了愛國激情。唱著這首歌,可以使我們居安思危,不斷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與崛起自強不息、奮勇前進!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