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藝美院常務副院長潘家俊說,職業教育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目前,中職和高職教育幾乎是兩條路,中職教育分屬職業教育,定位于培養大量一線技術工人,而高職教育分屬高等教育,基本招的是從高中升上來的學生。雖然本市近兩年嘗試進行中高職貫通招生,但比例較小。總體而言,中高職之間的道路還不夠貫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生要求進一步提升學歷的選擇。
上海教改規劃綱要提出:構建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培養模式和學制貫通的"立交橋",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發展渠道,為學生的多元發展提供保障。鄔憲偉介紹,建立中、高職“立交橋”,江蘇已在嘗試。江蘇從去年起逐漸普及中高職五年一貫制學校,效果不錯。他建議,今后上海也可嘗試在更多的學校建立中高職一貫制學校,統一管理、安排課程與教學計劃,為職校生提高學歷水平開辟“直通道”,以吸引更多人報考。和普通教育一樣,要讓以掌握某一行業技能為目的的職業教育形成一個體系。未來,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都將屬于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既滿足市場需求,又符合人們提升學歷的意愿。
“短期內,讓全市86所中職校“比翼齊飛”,是不太可能實現的美好愿望。”教育界人士建言,主管部門應該打破“一碗水端平”的觀念,允許中職校“分層”發展。和普通高中教育一樣,建立自己的龍頭職校,重點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職教名校,做出品牌,進而帶動整個職業教育發展,改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偏見。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