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單獨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意義何在呢?“這些散見于相關法律的“反家暴”條款,倡導性多于操作性,難以事先預防,大多只起到警示作用。只是在家暴升級、后果嚴重時才依據《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介入。”這是全國婦聯權益部部長蔣月娥給出的理由。
白巖松:
每個人都該享有自己的權利,這也就是保障人權會寫進我們的憲法,寫進刑事訴訟法,同時民主自由也開始越來越被大家多的討論,但是更加重要的就是喊口號就過癮,這樣一個時代應該過去了。來探討它是一個好東西的時代也該過去了,接下來應該緩慢地進入到一種,通過具體的法律和法規,讓人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保障人權、民主、自由等等方面好處的這樣一個時代。其實透過這幾年立法的一些悄然變化,也給了我們啟示和期待。
河南政法大學的法學教授就認為,“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立法已經結束了,以后的立法基本上都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需要不斷完善和補充的;第二,體系的建成有一個完善的過程,原本已有的法律要發展、要變化,對已過時的要修訂,對與憲法相抵觸的要清理,要提高立法的質量。”這些文字里頭清晰無誤地告訴我們,以后我們每個人更多的權利將得到保障以及發展。
針對這一點,我們要回到婦女權益保護方面,繼續連線李明舜教授。李教授,你好。
李明舜:
你好。
白巖松:
您剛剛參加了特別規定的起草,并且正在探討整個婦女如何去反家暴,這樣一個法規起草過程,您如何看待現在的法規在權益的保護方面越來越細了?
李明舜:
我覺得這應該說體現了三個特點:
第一,體現了國家的法制進步,因為無論是女職工勞動保護的特別規定,還是現在正在進行調研當中的反家庭暴力法,它的工作開展使我們法律法規保護對象更加具體,保護內容針對性更強,保護的措施更加具體到位。
第二,體現了我們對婦女人權的尊重,這些都是涉及到基本的人權,女職工的權益也好,或者家庭成員也好,那么她們的這些權利應該是人權的組成部分,而且和老百姓密切相關,和每個人都密切相關,這是體現了法律對婦女人權的尊重和保障。
第三,體現了我們的時代特征,與國際人權公約的接軌,我覺得折價立法的出現,與我們整個國家的和社會的這種進步密不可分的。
白巖松:
李教授,以您的親身體驗感覺到,保障人權過去更多的當做追求或者標語式的概念,慢慢地意識到,但是現在進入到了立法的過程當中,您怎么看待未來的進程?它會比我們想象得更快,還是要有一個比較國情化的緩慢過程?
李明舜:
我覺得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里面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
第一,我們未來的法律要關注婦女全面發展,努力使我們國家婦女法律保障狀況與我國的國際地位相適應。
第二,進一步推進社會性別主流化,努力使我國婦女權益保障水平與有關的國際人權公約相適應。
第三,促進婦女協調發展。
白巖松:
謝謝李教授,由于時間原因只能解析到此。其實,看到這樣一個特別規定出臺,以及包括刑事訴訟法的一些具體條款的時候,我們更能感受到,保障人權這樣四個字,已經扎扎實實地在中國的進程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希望好的法律也能夠真正地落實。
來源:中央電視臺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