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制圖 吳尚楠
七名副市長領隊督戰防汛
北京防汛工作方案發布副市長全帶隊尚屬首次
昨天,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北京市2013年防汛工作方案》正式發布,根據該方案,市長將擔任防汛總指揮,七名副市長分別任副總指揮。此外,北京組建7個防汛專項指揮部,分別負責旅游景區、地質災害等防汛工作。同時,今年還將啟動新的防汛會商制度,北京將與周邊省市等實現災害天氣會商。
開欄語
“7·21”特大自然災害過去已近一年,但傷痛卻歷歷在目。
6月1日8點,北京將正式進入汛期。氣象部門預計,今年汛期降雨量總體比常年偏多,極端天氣和局地強降雨發生概率很大。防汛警鐘再度敲響。
面對可能到來的大汛,搶險裝備和物資是否充足?曾遭受重災的地區如何應對?漫溢的河道改造有何進展?城市重點區域如何應對暴雨來襲……
即日起,本報將推出系列報道,關注北京備戰防汛的方方面面。
增7個專項指揮部分管防汛
據悉,為確保方案落實,北京市今年增設7個防汛專項分指揮部,實現城市防汛網格化和郊區防汛流域化管理。市防汛辦介紹,7個分指揮部將在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總體領導下,分別具體負責防汛宣傳、住房和城鄉建設、道路交通秩序、城市地下管線、地質災害、旅游景區、綜合保障等7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同時,方案還細化提出了中心城區、城市發展新區、山區和流域防洪的具體目標。
此外,北京市將全面加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力量,由市長擔任總指揮,七名副市長分別擔任常務副總指揮、執行副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分別領任相關防汛領域工作。
昨天,副市長張延昆召開會議,研究7個專項防汛之一的城市地下管線防汛工作,張延昆強調,“要突出重點部位,把水、電、氣、熱作為防御重點,特別是重點地區、重點線路的設施要制定‘一對一’防范措施,要有機動、靈活、快速的救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