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暴雨可視情況停課停工
按照方案要求,為確保及時了解雨情,全市各級防汛指揮部均建立與氣象部門的會商制度,同時啟動與周邊省市、部隊和機場、氣象部門的溝通合作,成立氣象專家組,定點定時定期會商,做到發布降雨量級、強度、分布及時準確。
昨天,有關氣象專家表示,經過多個部門的氣象會商顯示,今年北京市的汛期雨量總體比常年偏多兩到三成,極端天氣和局地降雨發生概率極高。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汛情會商制度相比原來的制度更加完善和制度化。也就是說,全市性的汛情預警將通過市防汛辦根據氣象預報和雨水情信息,擬定汛情預警級別,負責發布藍色和黃色汛情預警。而橙色和紅色汛情預警將報請總指揮部批準后發布。
據悉,按照方案的要求,局部發生暴雨時,相關區縣有權根據情況,決策發布相應預警,同時警示市民不宜外出、不宜旅行、不宜戶外活動;警示單位不宜舉辦大型活動,可視情況調整作息時間,必要時可停課、停業、停工、停產,相關區縣應采取封路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10個督查組督促防汛工作落實
為確保防汛工作到位,本市設立10個督查組,采取綜合督查和重點督查等方式,重點對立交橋、軌道交通、城市排水、景區景點、泥石流易發區、城市低洼院落、地下空間、城市生命線、物資保障、防汛演練等主要部門的防汛工作進行督查。
市防汛辦相關人士介紹,通過第一次的督促檢查和對接來看,各區縣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落實,檢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正在整改。
此外,本市近期按照“有雨無雨按有雨準備、小雨大雨按大雨準備、白天夜晚按夜晚準備”的原則,從最不利的情況出發,做好最充分的準備,目前一些重點區域都啟動了防汛演練工作。
據悉,為確保汛期安全,目前本市正全力推進500公里河道的治理和64座雨水泵站的升級改造工程,力爭在雨季多留水、多蓄水。
>>對話·北京市防汛辦主任、總工程師 王毅
中心城區要求
少泡車不死人
京華時報:成立7個防汛專項指揮部能起到什么作用?
王毅:一旦某處發生危險,可以更科學地處置。我舉例說下,比如城市地下管線,供水供電供熱等部門都在其中,這個由市市政市容委統一牽頭組建,這樣暴雨來襲,一旦哪里停水停電出現了問題,這些專業的部門都在其中,能夠做到及時處置問題,搶險更及時。
京華時報:7個專項指揮部與防汛指揮部是什么關系?
王毅:都統一歸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出現不同的問題時,我們會組織相應的專項會議來研究解決問題。
京華時報:七名副市長帶隊督戰防汛,此前有無先例?
王毅:原來沒有這樣,北京市之前的防汛指揮部是由北京市市長擔任總指揮,一個主管的副市長擔任副總指揮。但今年的防汛領導力量全面提升,七名副市長全部上任帶隊,常務副市長擔任防汛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主管水方面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執行副總指揮,其他五名副市長也分別帶隊,擔任副總指揮。
京華時報:北京加強與周邊省市的氣象會商如何體現?
王毅:這個制度以前沒有明確強調過。在以往的汛期,北京市氣象局會有相應的天氣月報、周報,今年我們開始跟海河流域氣象中心溝通,而且會將原來的僅僅氣象層面的溝通,提高到防汛指揮層面,這樣會商的結果和天氣的預警都將更科學。
京華時報:今年的防汛目標,可理解為“不死人”嗎?
王毅:是這樣的,我們的防汛工作有很多具體的情況,山區、城區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中心城區的要求是“少泡車、不死人”,比如山區是“力爭不死人,杜絕群死群傷”。
>>汛期值班電話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值班電話:68556156
電話傳真:68556155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均據京華時報記者 文靜